-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 物态变化
- 熔化与熔化现象
- 凝固与凝固现象
- 熔点和凝固点
-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 沸腾及沸腾条件
-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 蒸发及其现象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液化及液化现象
-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 水的三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是表示某一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AB段物质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物质的熔点不断升高 |
B.BC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
C.BC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该段时间内物质不吸热 |
D.BC段物质的状态是液态 |
在观察比较食盐微粒和松香微粒外形的活动中,我们是用工具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盐微粒的外形是__________________规则的(填“有”或“没有”),下列可以用来表示食盐溶液凝固过程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举一个能够说明大气中含有水的例子:________。如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秒后即自动停水6秒。如此反复。某人用20秒洗一次手,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水_____毫升。

(设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

(设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
夏天,打开棒冰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棒冰在冒“白气”,下面关于”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棒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
B.“白气”是棒冰升华而形成的 |
C.“白气”是周围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
D.“白气”是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水滴 |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上下器材的安装顺序应是_________安装。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C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
(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C,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C,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6)实验完成后,酒精灯熄灭必须用____及时盖灭,不可以用嘴吹灭及造成资源浪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上下器材的安装顺序应是_________安装。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C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C | 90 | 92 | ____ | 96 | 98 | 99 | 99 | 99 |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
(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C,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C,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6)实验完成后,酒精灯熄灭必须用____及时盖灭,不可以用嘴吹灭及造成资源浪费。
将牛奶制成奶粉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现象,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下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
B.BC段物质的内能增加 |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
2015年9月1日开学,学校的作息时间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造成地球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近几天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露水珠儿,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仔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某同学用一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杯壁上出现水珠,一会儿火焰逐渐微弱,移开烧杯后火焰又恢复正常。他想了想,又用一氧化碳做了相同的实验,也观察到同样的火焰变化情况。你认为火焰变微弱的原因是_____ ,他用一氧化碳做相同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