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图,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纸却不会被烧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
B.水沸腾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
C.热量都被水吸收了,纸没有吸热
D.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品牌“第一代热风干手器”热功率高,不仅耗能大,而且工作时电器内部温度高,电子器件和线路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目前开发的“第二代高速干手器”采用高速电机,风速可达到100米/秒,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干手,不需要高温,热功率低,所以耗能低,故障率也低,使用寿命长。

第一代热风干手器与第二代高速干手器参数对比表
 
额定电压
额定总功率
干手时间
第一代热风干手器
220伏
2000瓦
36秒
第二代高速干手器
220伏
1100瓦
6秒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用所学知识解释“第二代高速干手器”为何能加快干手?___;
(2)第二代高速干手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____
(3)如果电价为1元/千瓦时,正常使用一只第二代高速干手器与使用一只第一代热风干手器相比,一个月能节约多少元钱?______(均以每天使用240人次,一个月以30天计)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洗过热水澡后,浴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这一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为()
A.熔化B.凝固C.液化D.升华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清晨的西湖边,朝阳初现,植物叶上露珠晶莹剔透,花香飘散,湖面上雾气缭绕,别有一番风味。下列相关解释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叶上露珠晶莹剔透”跟光的折射有关
B.炎夏时节湖边较为凉爽是因为湖水比热容大
C.“湖面上雾气缭绕”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固的结果
D.“花香飘散”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A.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个盛有水的杯中,放一个装有水的试管,把试管架空不和杯底接触,当给杯中水加热到沸腾后,试管中的水()
A.一定会沸腾B.一定不会沸腾C.底部沸腾,而上部不沸腾D.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升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D.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下表是研究某种物质熔化实验的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4
38
43
48
48
48
48
48
50
55
 
(1)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2)在第4-8分钟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中,为什么要把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515
3410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C.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D.在-258℃时,氢为液态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