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仔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某同学用一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杯壁上出现水珠,一会儿火焰逐渐微弱,移开烧杯后火焰又恢复正常。他想了想,又用一氧化碳做了相同的实验,也观察到同样的火焰变化情况。你认为火焰变微弱的原因是_____
,他用一氧化碳做相同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6-03-03 08:2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经过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冬天开车时,如果车窗紧闭,易在车窗的_____侧形成水雾而影响视线(选填“内”或“外”或“内、外”),此时比较舒适的除雾方法是向车窗吹_____风,理由是_____。
同类题2
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常出现一层水雾,是房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夏天荷叶上常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的草地上常出现白色的霜,是草叶上的水凝固形成的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同类题3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升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同类题4
小明同学的家坐落在绿树环抱、翠竹簇拥的山岔湖畔。清晨,朝阳初现,叶下露珠晶莹剔透,院前湖面波光粼粼,屋上炊烟随风飘荡,好一幅和谐的生态美景。下列对此景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绿树翠竹有蒸腾作用,但不能调节房舍的气温
B.“炊烟随风飘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露是水蒸气汽化而成的
D.湖水因比热容大,有“吸热”功能,炎夏时节能降低周边地区的气温
同类题5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草上结出露
B.瓦上结了霜
C.窗玻璃上结冰花
D.冰雪消融汇成小河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物态变化
液化及液化现象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