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请分析:

白气是一种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请解释“白霜”形成的原因________。该过程中气球变大能说明________(选填
A.分子能运动、B.分子间的空隙能改变)。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B.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
D.气球鼓起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随着这几天的寒潮到来,萧山的同学们都体会以了在过冬的感觉。早上,小金爸爸开车送小金去上学,发现前挡风玻璃变得模糊,爸爸开启车内除雾裝置,一会就变得清晰了。关于这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前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车外的水蒸气液化引起的
B.前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车内的水蒸气凝华引起的
C.除雾装置主要是加速了前挡玻璃上小水珠的汽化
D.除雾的另外一个办法是启动雨刮器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在轨运行1036天后,“天宫二号”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范围为西经160°~90°、南纬30°~45°。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

(1)残骸落地的范围属于__(选填“东”或“西”)半球和__(选填“高”、“中”或“低”)纬度。
(2)“天宫二号”支持开展了水稻和拟南芥“从种子到种子”的全周期培养实验。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__、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在这种分类体系下,拟南芥与其他三种植物的亲缘关系由近至远依次是__(填序号)。
(3)“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用“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塔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发射火箭时,我们见到火箭周围腾起大量“白气”,请解释这些“白气”是怎么形成的?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如图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B端,热管中较冷的一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的作用。那么热管内流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
A.A端流体液化吸热,B端流体汽化放热B.A端流体液化放热,B端流体汽化吸热
C.A端流体汽化吸热,B端流体液化放热D.A端流体汽化放热,B端流体液化吸热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锅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锅底隔离,如图所示。长时间加热,大锅内的水不断减少,但盅内的汤几乎没有减少,美昧的“炖汤”就这样“炖成”。(已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1)锅盖与锅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白气”,这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
(2)请解释加热时为什么大锅内的水会不断减少,但盅内的汤几乎没有减少,原因是: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重为G的瓶塞紧塞在竖直的瓶口,用打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打气。

(1)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此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在图乙中画出从开始打气到瓶塞即将跳起(进气量为amL)的过程中,瓶塞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与进气量的关系图像________。
(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其中与此实验原理相同汽车的冲程有________
A.
B.
C.
D.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①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②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③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
(2)由“海洋水—海洋上空的大气水—陆地上空的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形成的水循环,我们经常把它称为______循环。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得多?
原因:_______。
(2)一个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对油施加高压后,虽然瓶壁没有裂痕,但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原因: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