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NO2气体,但能与H2、N2、HCl、CO2等气体共存。现要利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NO气体,则在该装置中可盛放的气体或液体可以是 
A.水B.氢气
C.空气D.一氧化碳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装置 ABCDE 中选择,适合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2)若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苛性钠溶液和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
B.H2和CO都能跟灼热的CuO反应
C.汽油,NaOH溶液都能去除油脂
D.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据探测,在钓鱼岛海域底部有大量的天然气积冰丘(即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海底高压和低温环境下形成的固体。下面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残体分解生成的
C.开采煤矿会有无色、无味的甲烷气体逸出,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实验室收集甲烷气体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知识,请你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用排水法收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
(3)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和E的总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在反应前后测量C、D装置的质量(各步反应均完全)记录如下表: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__。   
(3)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则a、b、c、d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4)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_口进(填“b”或“c”).
(5)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C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查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料准备:
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Ⅱ.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有三种生成物:一是金属单质,二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三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实验准备:

请回答:
(1)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____(填序号)。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________色。
(5)若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应选上述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与下列图1中的装置连接,则该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应选择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装置_______③
(填序号)最合适。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提示:氢氧化钠能吸CO2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 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
(2)E、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错误的地方,应如何改进?___;理由是__________;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