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其纯度,某小组选择利用一部分下列仪器(包括药品)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需要测定过碳酸钠样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体积,从而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皆足量)。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判定过碳酸钠样品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已知过碳酸钠样品已经完全反应,那么你认为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是(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1)为完成实验,需要测定过碳酸钠样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体积,从而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皆足量)。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判定过碳酸钠样品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已知过碳酸钠样品已经完全反应,那么你认为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是(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科学学习方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图所示。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的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填字母,可多选)。
(2)某同学选用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同学选择上述A装置作为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他选择的理由是_____。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的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需要加热 | B.需用催化剂 |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 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仪器b是分液漏斗,可通过旋转活塞分次滴加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F装置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H装置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收集完氧气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易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不与水反应 ④密度与空气接近 ⑤可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 ⑥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4)化学反应可控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药品用量、改进装置等途径来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填装置序号)。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F装置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H装置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收集完氧气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易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不与水反应 ④密度与空气接近 ⑤可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 ⑥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4)化学反应可控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药品用量、改进装置等途径来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填装置序号)。
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N2。N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部分化合生成NH3。如图为制取少量NH3的装置(制取H2的装置已略去):

(1)请写出图中仪器B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实验装置,证明确实有NH3生成的简单方法以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
(4)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1)请写出图中仪器B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实验装置,证明确实有NH3生成的简单方法以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
(4)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下列实验无法完成的是( )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________ 、关闭弹簧夹________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 .
(3)关闭K1 ,打开K2 , 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 ,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________ .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 (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________ .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________ 、关闭弹簧夹________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 .
(3)关闭K1 ,打开K2 , 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 ,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 丁装置中溶液 | 丙装置中溶液 |
pH | 6.50 | 5.60 |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________ .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 (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________ .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2)小华取 10 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 B 装置质量增加了 4.6 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 20 克稀盐酸加入到 1.25 克样品中,生成的 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本实验条件下 CO2 的密度为 1.8 克/升。已知小敏、小华和小军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请分析数据,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__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2)小华取 10 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 B 装置质量增加了 4.6 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 20 克稀盐酸加入到 1.25 克样品中,生成的 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本实验条件下 CO2 的密度为 1.8 克/升。已知小敏、小华和小军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请分析数据,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__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根据下表填空。
HNO3是化学中常见的强酸之一,易溶于水。如图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氮的棕色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描述试管内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气体 | 二氧化氮 | 一氧化氮 |
颜色 | 棕色 | 无色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 | 微溶于水 |
反应 | 3NO2+H2O=2HNO3+NO |
HNO3是化学中常见的强酸之一,易溶于水。如图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氮的棕色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描述试管内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_____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______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______。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_____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______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