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是小金设计的实验装置,其功能是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能验证气体的成分和性质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可以用甲装置来制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此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的实验时,开关K1、K2的状态是_______。
(3)利用此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中有无水蒸气,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可以用甲装置来制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此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的实验时,开关K1、K2的状态是_______。
(3)利用此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中有无水蒸气,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有多个,比如: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由公式
推得伏特姆也是电流的单位。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下列不属于功和功率单位的是()

A.功:牛·米 | B.功:瓦·秒 | C.功率:牛/秒 | D.功率:焦/秒 |
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H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该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并用F装置收集,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5)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好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H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该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并用F装置收集,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5)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好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学习了CO2的相关知识之后,小睿对CO2的性质进行三个实验。

图一:探究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将试剂瓶加满___ (选“蒸馏水”或“干净雨水”),恰好200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200mLCO2;③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CO2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_____ 体积CO2。
图二: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_________ 装置易成功。
图三:验证CO2能否与NaOH、Ca(OH)2反应。
①关闭K1,打开K2,缓缓通入600mL 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K1,关闭K2,继续通入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CO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一:探究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将试剂瓶加满
②用针筒抽取200mLCO2;③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CO2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图二: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
图三:验证CO2能否与NaOH、Ca(OH)2反应。
①关闭K1,打开K2,缓缓通入600mL 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K1,关闭K2,继续通入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CO
A.一定能与NaOH反应 | B.可能与NaOH反应 |
C.一定能与Ca(OH)2反应 | D.可能与Ca(OH)2反应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
(3)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 。
(4)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_____ 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2)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3)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4)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____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____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请你选择合适试剂,将括号中的杂质除去,写出原理(只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Na2SO4(Na2CO3)________。
(2)O2(CO2)________。
(3)木炭粉(铁粉)________。
(1)Na2SO4(Na2CO3)________。
(2)O2(CO2)________。
(3)木炭粉(铁粉)________。
某废旧干电池内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实验小组回收并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
A.溶解![]() ![]() | B.过滤![]() |
C.装药品![]() ![]() | D.制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