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图乙是体温计,它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图乙是体温计,它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
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下列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
A.A B.B C.C D.D
选项 | 错误操作 | 测量结果 |
A. |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 偏大 |
B. | 在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 偏大 |
C. |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 偏大 |
D. |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 偏大 |
A.A B.B C.C D.D
一支量筒中原有50亳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木块静止时有一半露出水面,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厘米3 | B.0.6分米3 | C.12分米3 | D.12厘米3 |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________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________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T 与t 数学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________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________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T 与t 数学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25厘米=125÷100厘米=1.25米 | B.125厘米=125厘米× 1/100=1.25米 |
C.125厘米=125×1/100 =1. 25米 | D.125厘米=125×1/100米=1.25米 |
小萍和小晨为了探究“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利用碳化铝(固体)与水在常温下反应 A14C3+12H2O=4A1(OH)3↓+3CH4↑,生成的甲烷
为原料(CH4为温室效应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再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时会变蓝色)

(1)她们设计的实验装置,是基于对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是_____的猜测;
(2)小晨认为④和⑤如果互换位置,对实验产物的产物检验无影响,请你评估小晨的看法_____;
(3)若小晨和小萍的猜测正确,则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4)CH4与 CuO 反应时,生成物有三种,且一种是单质,请你写出③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
为原料(CH4为温室效应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再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时会变蓝色)

(1)她们设计的实验装置,是基于对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是_____的猜测;
(2)小晨认为④和⑤如果互换位置,对实验产物的产物检验无影响,请你评估小晨的看法_____;
(3)若小晨和小萍的猜测正确,则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4)CH4与 CuO 反应时,生成物有三种,且一种是单质,请你写出③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
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KCl、K2SO4;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2)(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_____(选填“是”或“否”).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KCl、K2SO4;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1)取该滴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 _____ | 溶质中有K2SO4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 | _____ | 证明猜想Ⅳ成立 |
(2)(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_____(选填“是”或“否”).
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________圈。
(2)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毫米。(保留 2 位小数)
(3)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 2 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________圈。
(2)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毫米。(保留 2 位小数)
(3)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 2 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
用“小方格法”是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常用的方法,例如科学课本 P22 页(如图)就用此方法测量了一片叶子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的面积 |
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 |
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 |
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