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 李商隐(813-858)
- 《无题》
- 《贾生》
- 《夜雨寄北》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六岁死于郑州。 |
B.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 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
C.《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高昂,给人迷惘的感觉。 |
D.《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从对偶上看,这首诗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幽居冬暮
[唐]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注】李商隐入仕后受人猜忌,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做些幕僚工作。
此诗是诗人晚年罢盐铁推官后,还郑州闲居时写下的。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E. 这首诗没有李商隐诗歌惯有的隐晦迷离的特点,没有对语言进行刻意锤炼,甚至有些枯燥平淡,却真实表现了李商隐的人生境况和人生追求。
【小题2】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幽居冬暮
[唐]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注】李商隐入仕后受人猜忌,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做些幕僚工作。
此诗是诗人晚年罢盐铁推官后,还郑州闲居时写下的。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借羽翼摧折的鸟儿比喻遭受挫折的自己,以“寂寞”概括自身感受,交代了诗人身心交瘁的状态,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
B.颈联“暮”字和诗题中“冬暮”照应,既是写冬季日短、暮色很快来临的情景,也是写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也进入了衰颓的晚境。 |
C.尾联卒章显志,感叹自己早年时就怀有匡国济世之志,却难以实现,令人愤懑,其中 “匡国分”使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超越了个人私情,升华了主旨。 |
D.诗人使用“晓鸡”“寒骛”“急景”等意象勾勒画境,表情达意,和柳宗元的《江雪》样表现了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
【小题2】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楚 宫①
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②,楚厉③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④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注]①这首诗是政治失意的诗人由桂州返长安途经长沙时所作。②漻:通“辽”,水清且深的样子。③厉:古代迷信说法,鬼无所归则为“厉”。④女萝:一种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的植物。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E. 全诗以景写情,以感叹为议论,使全诗始终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内容上反复咏叹使此诗“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
【小题2】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楚 宫①
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②,楚厉③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④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注]①这首诗是政治失意的诗人由桂州返长安途经长沙时所作。②漻:通“辽”,水清且深的样子。③厉:古代迷信说法,鬼无所归则为“厉”。④女萝:一种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的植物。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诗不同于其他凭吊屈原的诗,它并未从屈原政治上的不幸遭遇着笔,而是紧紧围绕屈原的“迷魂”来写,并融进了对唐朝统治者直接无情的鞭挞。 |
B.颔联写到湘江岸上的景物,用枫树、猿啼、女萝、山鬼等意象营造了夜晚湘江两岸阴森衰败的意境,使人读之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
C.颈联写人死后埋在地下,其尸会腐败,魂魄难以招回,何况是沉江而死,葬身于腥臊的鱼虾之中,通过比较来感叹屈原的迷魂不易招回。 |
D.尾联写只要楚人不灭绝,就会去祭祀屈原,即使用彩丝和棕叶包扎的食物被蛟龙吞食也在所不惜,情调一变,由前文的压抑悲伤转变为激越高昂。 |
【小题2】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_____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②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成为很多诗人的咏叹题材。其中“__________”这两句诗使用对偶的手法,嘲讽了唐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朝政。
③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比如:“__________”。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_____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②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成为很多诗人的咏叹题材。其中“__________”这两句诗使用对偶的手法,嘲讽了唐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朝政。
③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比如:“__________”。
A.①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②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B.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C.①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②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D.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②,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人。②汉武帝逝世后葬于茂陵。苏武归汉,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 武帝园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
【小题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本诗歌颂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诗人这样写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②,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人。②汉武帝逝世后葬于茂陵。苏武归汉,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 武帝园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
【小题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是想象苏武骤然见到汉朝的使者时,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 |
B.“古祠”一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写出了庙的苍古肃穆,表达了诗人崇敬追思之情。 |
C.颔联形象地写出了苏武牧羊绝塞时单调、孤寂的生活,环境、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
D.颈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虽有些板滞,但“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李商隐,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将晚唐诗歌推向一个高峰,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
B.鲁迅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
C.白居易在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浅易明畅。 |
D.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俊友》《麦琪的礼物》等。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请概括颈联的描写所体现的“流莺”的精神。
【小题2】本诗题为“流莺”,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
【小题3】从全诗看,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诗作简要赏析。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凤城:这里借指长安。【小题1】请概括颈联的描写所体现的“流莺”的精神。
【小题2】本诗题为“流莺”,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
【小题3】从全诗看,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小题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小题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释)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② “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3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4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释)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② “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3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4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小题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小题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