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

高适

咋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注)①郁陶:忧思积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三更时分的凄清情景,侧面衬托出诗人忧思积聚,彻夜难眠。
B.第三句写萤火乱飞,落叶浙浙沥沥作响,动静之大,惊醒了睡梦中的诗人。
C.友人即将西归,诗人忧思萦怀,未曾启程却已梦见,足见他们感情之深。
D.晨钟嘹亮地响了三四声,忽然听到东邻的马叫令诗人心惊:友人已启程。
【小题2】本诗写送别场景“别有情致”,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適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②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
(1)结合标题,请从篇章结构上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蹇秀才赴临洮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作者时在长安闲居;临洮,边塞重镇,在今甘肃境内。②二毛:花白头发。③阳谷、陇山:均为赴临洮所经之地。④倚马:晋代桓温北征时,曾令袁虎倚马草拟告捷文书,袁虎毛不辍笔,不久就写成了。后以“倚马”指文思敏捷。
【小题1】下列对《送蹇秀才赴临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蹇秀才渴望事业顺利而不得的情状,暗示不得志也是其赴边的原因之一。
B.第二句颇有意义,其中有同情,有遗憾,也隐含着对友人年高而不丧志的赞赏。
C.“莫厌陇山高”在批评友人畏难情绪的同时,也巧妙写出陇山山高难行的特点。
D.全诗虽然重在写送蹇秀才赴边,但字里行间也暗含作者对建功边塞的向往之意。
【小题2】《送蹇秀才赴临洮》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但两首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情感却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钜鹿赠李少府

高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此句意谓李氏堪为楷模,以辨友之损益。

(补充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北游燕赵期间。钜鹿:县名,唐时属河北道邢州,今属河北省。少府:县尉的别称。②籍籍:形容声名显盛。③神仙:用梅福事。此指李少府。薄宦: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小题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浑将军出塞(节选)

高适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注)①[嫖姚]本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此指唐朝名将哥舒翰。②[骨都]本指匈奴左右骨都使,此指突厥将领。③[卫青]据史载应是霍去病。④[孙吴]孙子、吴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属是善射的阴山健儿,坐骑是善跑的大宛名马,寥寥数笔烘托出浑将军的英发雄姿。
B.精良的马具,精美的战旗,丰富的作战经验,写出浑将军的忠勇义烈和赫赫战功。
C.浑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是轻视兵法谋略,诗人用古人典故对此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D.边境形势紧急,浑将军毅然出征。刀鸣于匣正是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心迹写照。
【小题2】诗人是如何刻画浑将军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②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日“吾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小题2】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②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虽为虚写,却是情景交融之佳句。
C.颈联通过想象描写两地之景,上句描写长沙的自然风光,下句描写夔州的名胜古迹。
D.尾联“圣代雨露”,指在圣明的时代,会多多沐浴皇恩,点明两位友人的处境不久即会改变。
【小题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眷眷”指反顾的样子。诗人用这一叠词形象地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小题2】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

高适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因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注]①诗人高适隐居淇上时,曾乘舟沿黄河河道游览沿岸各地,此诗脚为当时所作。②游边地。③舄卤(xìlǔ):盐碱地。④献芹:典出《列子·杨朱篇》,此处指向皇帝进献嘉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自己由北而南的行程,表明下文所见之事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普遍现象。
B.“深觉农夫苦”总领中间六句叙述,直白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情感深挚沉痛。
C.五六句“虽”“犹”强调天灾不断点明了“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的根本原因。
D.此诗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并融叙事、抒情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不加藻饰。
【小题2】结尾两句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小题2】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
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
【小题3】《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