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②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日“吾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
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
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