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
【小题1】诗歌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这种从表达顺序上来说,
属于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主要是讲述了马嵬之变的内容,在这首诗歌当中,运用了3组的对比,其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在对比中见出讽刺之意。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找出其它段落中写景的句子并谈谈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描摹方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从本诗中你学到了描写音乐的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文本具体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思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小序向我们交代了那些内容?作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马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注]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注] 冀马,出自《左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燕犀,出自郑玄的《〈周礼〉注》:“燕近强胡,习于甲胄。”此处“冀马燕犀”是用典,暗指安禄山起兵。
【小题1】本诗中“自埋红粉自成灰”一句,有人称两个“自”字凄然。结合有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2】李商隐的这两首诗都以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为抒情对象,抒发的情感和采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