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春秋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 隋唐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 唐 ]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小题1】对本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E. 一般写游子,都写思乡断肠,这首词却反其意而用之,独具新意。如果不到年老就回到家乡,会无限遗憾,以此表达词人愿久居江南的心愿。
【小题2】作者为了表现江南的美,采取了哪些艺术手法?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 唐 ]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小题1】对本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借游人总述,称夸赞江南好,进而劝告客居、隐居的人在此久居直到年老。 |
B.景点的选择,极富江南水乡特点,既有景,又有游人的感受。 |
C.“垆边人似月”一句用的是借代,写卖酒少女的美丽动人,以此写出江南的景人皆美。 |
D.全词描摹江南水乡是风光宜人的胜地,抒发自己客居于此的得意之情。 |
【小题2】作者为了表现江南的美,采取了哪些艺术手法?
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小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小题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小题2】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小题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⑤ |
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小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1】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小题2】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小题3】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小题4】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1】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小题2】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小题3】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小题4】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南归
王 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 人菰米①肥
悬知倚门望②,遥识老莱衣③。
【注】①[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一称“雕胡米”。②[倚门望]战国时王孙贾外出求仕,其母说,你早出晚归,我将每天倚门而望,盼你归来。③[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E. 全诗八句,连用“三江”“汉水”“郢城”“郧国”四个地名展示了友人的行程,亮出了友人的征程漫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心,顾念和祝愿。
【小题2】苏轼云:“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意境美是王维诗歌的主要特色。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赏析。
送友人南归
王 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 人菰米①肥
悬知倚门望②,遥识老莱衣③。
【注】①[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一称“雕胡米”。②[倚门望]战国时王孙贾外出求仕,其母说,你早出晚归,我将每天倚门而望,盼你归来。③[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通过描写季节变换,春已尽,雁已稀,表现了诗人急切南归的心情。 |
B.颔联上句写景,极写汉江水天相连的辽阔;下句叙事,对友人孤身一人回归郢城作了交待,照应了诗题。 |
C.颈联通过描写郧国的稻田茁壮秀颀和楚地的菰米收获在即的眼前实景,渲染烘托了友人南下归乡的急切心情。 |
D.尾联运用了“倚门望”和“老莱衣”两个典故,描绘了友人料想到家人正期盼自己早已归家承欢膝下,表达了友人内心惦念亲人、渴望归家的急切之情。 |
【小题2】苏轼云:“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意境美是王维诗歌的主要特色。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