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隐自题

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注:酒病:醉酒如病。

【小题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趣有余”表现在哪里?从诗人的“趣”中你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
【小题2】清代学者纪晓岚评价说“三、四两句景中有人”,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作简要的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本诗作于诗人当年随武则天离开洛阳回西京期间。

[注释]京中:指西京长安。 秦:指长安。 上林苑:这里借指长安园林。细柳:古地名,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南桥、西第:皆指洛阳园林。洛城:指洛阳。

【小题1】杜审言是唐朝诗人____的祖父。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诗。
【小题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扣住题目“京中”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
B.“愁思看春不当春”一句,巧用重字,使作品气韵回环,节奏和谐。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身居他乡,哀春伤怀的诗人形象。
C.颈联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读之令人大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之感。
D.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作者一反前两联孤独伤感之情,表现出了乐观向上的情怀。
【小题3】一个“徒”字和和一个“漫”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

题张十一旅舍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小题1】分析“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的艺术特点。
【小题2】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予。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邓攸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称听吾犹人也 讼:诉讼
B. 于石勒 没:俘虏
C. 勒长史张宾先与攸舍 比:比较
D. 俄而有诏之 原:原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 )
①混奇之,以女妻焉   ②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③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 ④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
⑤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 ⑥乃劾攸以擅出谷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②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攸身世悲苦,亲人先后去世,守孝前后达九年之久,遂以孝著称。他因为为人平易和气、生活简朴、正直廉洁而被许多人喜欢。
B. 石勒曾经捉住过邓攸,因为赏识邓攸的文辞,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每次外出征伐,还把邓攸安置在车营里。
C. 吴郡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灾,但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由此,遭人弹劾而被贬了官职。
D. 邓攸一生数次迁职,总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没有喜欢或怨怒的表情。他善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对权贵有些敬媚。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 
(2)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
(3)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注]①《月夜》:为安史之乱后,诗人困居长安时所作。②虚幌:透明的轻薄的帷幔。

(1)两首诗都写到了“月”,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怎样寓情于景的?请做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注)①此诗为诗人在长安求仕未成,离开长安,在江浙一带漫游时所作。②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相传西施曾在溪畔浣纱。③落景:落日。④轻桡:轻舟。桡,船桨。⑤水物:指水中生物。⑥容与:谓自得也。”⑦脉脉:相对而视的样子。

(1)作者通过写耶溪泛舟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简析“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诗所表现的生活情景。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
B.颔联写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抒发了李白对自身境遇的忧虑之情。
C.颈联转而摹写自然之景,将目光投向了远山和江水。这两句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D.“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尾联从六朝的帝都金陵联想到唐的都城长安,表明李白是关心现实的。
【小题2】结合全诗,简述李白借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诗人笔下的“暮春”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小题2】三、四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诗人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幽竹”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小题2】诗人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幽竹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