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诗人笔下的“暮春”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小题2】三、四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诗人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幽竹”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0-20 05:22: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公,名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也。天宝末,安禄山拥幽陵之师南向,以光禄卿贾循为留后,燧以书干循,劝诛逆将向润容等,循疑留不决,竟及于祸。宝应中,陈郑节度李凉公移镇上党,雅知公才,表为晋州赵城尉。时王师既破史朝议,乃复河洛,有回鹘可汗之助,因肆暴而归,功自负,其强难屈,李凉公使上介致饩①,皆惧不敢行。公官方解巾②,急病不让,径诣其垒。申明要约,气盛词直,虏皆优从。可汗乃授以旗帜,委之供办,且曰:“有犯禁者,公其之。”于是藩部肃然,莫不畏服。

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居将相之重,恃父子之勇,可汗又其子婿也,借之为援,将有异图。公密觇其情,请之备。初,伪范阳节度使李怀仙,与相、卫、恒、定等四帅相继来降,

怀恩结为党助,奏复其职。至是众据汾上,子玚围太原,相、卫馈运,以相掎角。公至安阳,说其帅曰:“怀恩憯刻以逞欲,其子轻佻而好胜,人人自为计,坐待帐下之变耳?”深陈利病,劝喻激切,由是感公言,至涕泣改图。约怀仙等三人,奉章献款。既回鹘北归,怀恩与玚继死。公之明识远略,皆此类也。

大历十年,夏五月,汴宋兵马使李灵耀以濮阳叛,俄据浚郊,国家始务靖叛,特屈常宪,因以节度留后授之,而又结魏师以东郡,不利。六月,诏公与淮西节度李忠臣夹攻之。时寇锋盛,忠臣每战皆北,将弃师以免者数矣,公激以壮志,或绐之吉梦。忠臣既惭愤,引师复还。

先是忠臣军汴南,公军汴北,每与虏,所向无前,初败之于荥泽,又破之于西梁固。至是灵耀以其勇悍者八千人,号为“饿狼营”,尽锐来拒,公引部决战,遂胜入大梁。翌日,馀党以城内八千人降于公,公悉让忠臣,退于坂桥,其士吏掳获,悉以家财购而复之,大梁之人,至今知感。履险则忠以尽敌,成功则让以保身,此又将帅之明哲也。

(节选自唐代权德舆《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有删改)

(注释)①上介:古代官名。致饩:馈赠礼物。
②解巾: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后用解巾代指出任官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犯禁者,公其之   董:关注
B.至是众据汾上 拥:聚集
C.而又结魏师以东郡  略:劫掠
D.每与虏,所向无前 角:作战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功自负 焉用亡郑陪邻
B.请之备 秦王不怿,一击缶
C.约怀仙等三人  不如善遇之
D.忠臣既惭愤    不出,火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寇锋盛,忠臣每战皆北,将弃师以免者数矣,公激以壮志,或绐之吉梦。
(2)履险则忠以尽敌,成功则让以保身,此又将帅之明哲也。
【小题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有三个故事体现了马燧的“明识远略”,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