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李嘉祐

南浦菰蔣覆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注:①菰蔣: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俗称“茭白”。
②长洲苑:古苏州的一大胜境,始建于吴,可与西汉的上林苑并论,屡遭战火劫难。
(1)清人评价此诗:“此舟行纪事之作,通篇只写‘不见人’三字。” 请概括诗中写了哪些“不见人”的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首联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表现了山村的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所表达的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边草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重叠复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结构方式与手法。请简析它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或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文字。你认为这首词的“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颈联借景抒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  ▲   
▲  ▲   
(2)本诗最后一句“望君犹伫立”使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谈谈其效果。
  ▲  ▲   
▲  ▲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 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小题1】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请结合自己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2】清代纪昀对此诗曾有评价说“特有情韵”,请从创作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的理解。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相传是战国时的女子,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画家,擅画海棠。
【小题1】本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写海棠?请选择其中一联赏析。
【小题2】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羡”字所蕴含的情感。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陇西行

晚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小题1】请概括诗歌的主旨。
【小题2】赏析诗歌三、四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1)仔细品味这首诗,它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这首诗的首联与尾联中最凝练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赏析。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首诗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幅图景与全诗感情很不协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晚年怎样的生活状况和心态?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小题2】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