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15—16题。(6分)
书边事
张乔①
调角②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③,白日落梁州④。
大漠无兵阻,穷边⑤有客游。
蕃情⑥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张乔,唐朝诗人。②调角,即吹角。③青冢,昭君墓。④梁州,当指“凉州”。 ⑤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⑥指吐蕃族人民的心愿。
【小题1】首联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倚”字用得妙,妙在什么地方?(3分)
  
【小题2】末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第二联中的“钟”与“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
①柑为橘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
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
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至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诗中哪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结合诗句分析颈联中用何种手法抒发了这种情感?
2.对诗的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作者希望橘树成林,清姚鼐则说作者“恐见(柑)这成林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
时。  
8.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5分)
9.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本诗第一、二句______(主要手法),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三句中的“同来”与“_________”对照,反衬出诗人___________的感受。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

(元稹《乐府古题序》)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
【小题2】简答题。
(1)文中“风雅”代指什么?写出乐天一首乐府诗的名称。
(2)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歌行诗的特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尾联写“野鸦”好像与“孤雁”无关,你怎么看?阅读全诗,分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4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诗歌鉴赏。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小题1】诗人怎样写出春夜的静谧的?
【小题2】赏析最后一句诗中的“新”和“绿”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祖咏:唐代诗人。 ②三边:泛指边陲。 ③胡月:胡地之月,边地之月。
【小题1】下面对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心惊”中“客”指登临之人,而“汉将营”则暗示其是己方阵营。
B.“三边曙色动危旌”句中,“危”是“颓危、将倾”的意思。
C.“沙场烽火连胡月”句中,“烽火”一词表明战事是由外敌入侵而起。
D.“投笔吏”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请长缨”则是用终军请缨典故。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临燕台遥望蓟门,以“心惊”感受引出下文着力进行刻画的战场。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战斗场面的宏壮背景。
C.“海畔云山”刻画了蓟门地势的险峻,“拥”字则烘托出蓟门的坚如磐石。
D.全诗着力运笔勾勒山川形胜,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的抗敌热情。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来小题。

骢 马

万 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小题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一匹怎样的马?
【小题2】诗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