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小题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5分)
【小题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寒食[注]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小题1】这两首诗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在写景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读杜牧《清明》诗,回答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但有人认为原诗啰嗦,完全可以在保持意思不变的条件下改成五绝: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你认为原诗好还是改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伯父祖征,宋末为光禄勋。睿事继母以孝闻。睿兄纂、阐,并早知名。纂、睿皆好学,阐有清操。祖征累为郡守,每携睿之职,视之如子。时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宋永光初,袁凯为雍州刺史,见而异之,引为主簿。齐末遣其二子,自结于高祖。义兵檄至,睿率郡人伐竹为筏,倍道来赴,有众二千,马二百匹。高祖见睿甚悦,拊几曰:“他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义师克郢、鲁,平加湖,睿多建谋策,皆见纳用。大军发郢,谋留守将,高祖难其人;久之,顾睿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即日以为冠军将军、江夏太守,行郢府事。初,郢城之拒守也,男女口垂十万,闭垒经年,疾疫死者十七八,皆积尸于床下,而生者寝处其上,每屋辄盈满。睿料简隐恤,咸为营理,于是死者得埋藏,生者反居业,百姓赖之。高祖即位,迁廷尉,封都梁子,邑三百户。天监三年,魏遣众来寇,率州兵击走之。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魏人服睿威名,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

普通元年夏,迁侍中、车骑将军,以疾未拜。八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九。遗令薄葬,殓以时服。谥曰严。

(节选自《梁书•韦睿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睿多谋策,皆见纳用  建:提出
B.男女口十万   垂:接近,临近
C.天监三年,魏遣众来    寇:侵犯,入侵
D.高祖诏众军进东陵    次:按次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齐末遣二子,自结于高祖/无故出入于外,必骁勇者也
B.其孰能讥乎/是说也,人常疑
C.魏军果败走,急攻之/不如而厚遇之
D.遗令薄葬,殓时服/使归赵敛赀财送其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韦睿祖上世世代代都是三辅地区的名流大姓,兄弟三人都早有名声,伯父对他十分偏爱,问他和两个哥哥的优劣时,韦睿谦虚不敢回答。
B.雍州刺史袁凯,认为韦睿与众不同,任命韦睿担任自己的主簿。后来高祖举兵时,韦睿筹集人马,沿水路投奔了他,高祖拍案叫好。
C.担任江夏太守时,韦睿组织郡城保卫战,坚守一年,百姓因疾病而死的有十之七八,韦睿对他们一一安抚并予以帮助,百姓很信赖他。
D.韦睿统率梁军攻打魏国小岘城,他力排众议,果断出击,很快便攻下了城池。魏军畏惧韦睿的威名,放弃对东陵的进攻,撤军而去。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落第长安常建     杂诗无名氏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8.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5分)
9.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以及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6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⑴这首诗叙写作者拜访友人别墅的过程,其中暗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⑵本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可诗歌中别墅和友人一直没有出现,这样写是否偏离题意?为什么?
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门寺①阁
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②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③秋。
画壁馀④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注释:①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云门山上。②象外:意思是物象之外。③五湖:太湖的别称。④馀:剩下之意。
(1)云门寺的特点是什么?试结合颈联作具体分析。
(2)试分析颔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的艺术特色。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说说“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请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

(1)首联高唱入云,突兀劲挺。请赏析“天下”、“千秋”两个词语的妙处。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粱父吟④。

注:
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8.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请结合颔联对此作出评价。
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