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诗歌鉴赏。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小题1】诗人怎样写出春夜的静谧的?
【小题2】赏析最后一句诗中的“新”和“绿”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8: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结客少年场行

孔绍安

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

雁在弓前落,云从阵后浮。

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

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

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

注吴师惊燧象:春秋时,吴楚大战,吴军打到了郢都。燕昭王让人在大象尾部系上火把冲向吴军把他们吓退了。燕将警奔牛:写战国时燕攻齐,围即墨,齐将田单用牛千馀头,灌脂束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燕军,燕军大溃。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飘零无定。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是用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战例,从正面进一步来表现结客少年的军事才华。
B.“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写的是结客少年的境遇,不包含其他情感。
C.“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 ,突出结客少年侠客的形象特征,“横行”是走遍之意,“陇头”,古代之边疆。
D.“雁在弓前落”写他本事的高超。“云从阵后浮”与“雁在弓前落”。虚实结合,描绘了一副较为广阔的场景,既写他射箭本领的高超,又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赞美。
E.“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信心和宽慰。“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故都
韩偓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无路学鸣鸡。
注①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②池籞:即宫中池塘周围的竹篱笆之类,平时上面网以绳索,禽鸟无法进出。③噬脐:自噬腹脐。比喻后悔已晚。④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⑤冯: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两联写诗人所见故都荒凉、破败的景物。荒草、塞雁、宫鸦等景物,表现了故都的物是人非,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
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将全景与特写剪接在一起。首联总写长安城的衰败,取景浑融概括;颔联集中描绘宫苑废芜,笔触细致传神。
C.颈联正面抒情。“烈士”是诗人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地下强魂必噬脐”,昭宗时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陷入困境,自己也遭杀戮,此句写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
E. 尾联用典。尾联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决心,与“冯无路”形成对比。“终不觉”“无路”等字眼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