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 矩形的性质
- 矩形性质理解
- 利用矩形的性质求角度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线段长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面积
- 利用矩形的性质证明
- 求矩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 矩形与折叠问题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菱形的性质
- 菱形的判定
-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正方形的性质
- 正方形的判定
-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四边形综合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矩形ABCD中,AB=5,BC=7,E为BC上的动点,将矩形沿直线AE翻折,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ADC的平分线上,过点B'作B'F⊥BC于点F,求△B'EF的周长______. 

如图:是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的情况,纸片的宽度AB=8cm,长AD=10cm,AD沿点A对折,点D正好落在BC上的M处,AE是折痕.
(1)求CM的长;
(2)求梯形ABCE的面积.
(1)求CM的长;
(2)求梯形ABCE的面积.

在矩形ABCD中,已知AD=4,AB=3,点P是直线AD上的一点,PE⊥AC,PF⊥BD,E,F分别是垂足,AG⊥BD与点G,


(1) 如图①点P在线段AD上,求PE+PF的值;
(2) 如图②点P在直线AD上,求PE
PF的值.


(1) 如图①点P在线段AD上,求PE+PF的值;
(2) 如图②点P在直线AD上,求PE

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


A.3 | B.4 | C.5 | D.6 |
如图,⊙O的半径为2,AB,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点P是⊙O上任意一点(P与A,B,C,D不重合),过点P作PM⊥AB于点M,PN⊥CD于点N,点Q是MN的中点,当点P沿着圆周转过45°时,点Q走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