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 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 已知两点坐标,用勾股定理求两点距离
- 勾股树(数)问题
- 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图形面积
- 勾股定理与网格问题
-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
- 利用勾股定理求两条线段的平方和(差)
- 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线段平方关系
-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 以弦图为背景的计算题
- 用勾股定理构造图形解决问题
- 勾股定理与无理数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在Rt△ADC中,∠ACB=90°,正方形AEDC,BCFG的面积分别为25,和144,则AB的长度为( )


A.13 | B.169 | C.119 | D.![]() |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CD,AD∥BC, AB=3,BC=4,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设DE与BC相交于点
A.![]() (1)判断△B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DF的长. |
一节数学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题: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BC,∠ABC=90°,BO⊥AC,于点O,点PD分别在AO和BC上,PB=PD,DE⊥AC于点E,求证:△BPO≌△PD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BC,∠ABC=90°,BO⊥AC,于点O,点PD分别在AO和BC上,PB=PD,DE⊥AC于点E,求证:△BPO≌△PD
A.![]() (1)理清思路,完成解答(2)本题证明的思路可用下列框图表示: ![]() 根据上述思路,请你完整地书写本题的证明过程. (2)特殊位置,证明结论 若PB平分∠ABO,其余条件不变.求证:AP=C | B. (3)知识迁移,探索新知 若点P是一个动点,点P运动到OC的中点P′时,满足题中条件的点D也随之在直线BC上运动到点D′,请直接写出CD′与AP′的数量关系.(不必写解答过程) |
一天课间,顽皮的小明同学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ACB=90°)玩,不小心掉到两根直立于地面的柱子(∠ADC=∠BEC=90°)之间,如图所示,这一幕恰巧被数学老师看见了,于是有了下面这道题.
(1)求证:△ADC≌△CEB;
(2)如果每块砖的厚度a=10cm,请你帮小明求出三角板ABC的面积.
(1)求证:△ADC≌△CEB;
(2)如果每块砖的厚度a=10cm,请你帮小明求出三角板ABC的面积.

如图:已知AD平分∠BAC,∠B+∠C=180°

(1)如图①,当∠B=90°时,求证:DB=DC;
(2)如图②,如果∠ABD<90°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举反例说明;
(3)如图③,四边形ABDC中,∠B=45°,∠C=135°,DB=DC=1,则AB−AC=___.

(1)如图①,当∠B=90°时,求证:DB=DC;
(2)如图②,如果∠ABD<90°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举反例说明;
(3)如图③,四边形ABDC中,∠B=45°,∠C=135°,DB=DC=1,则AB−AC=___.
如图,Rt△ABC中,∠C=90°,BC >A
A.![]() (1)在BC上找点D,使它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2)若AB=13cm,AC=5cm,求出点A、D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