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要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克,得到如下A、B两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完全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共42.5克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
B组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0.0克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2.3克
 
(1)本实验中利用了氢气的什么化学性质__________。
(2)不应选择__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使两组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一样,应将D装置连接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位置(用装置编号表示),并请在D装置上画出用导管连接的方式,并标出D中的液体名称_________。
(4)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气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A    B C    D E
(1)仪器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B的作用是     
(3)仪器E中的现象是     
(4)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a 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中之一)。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和D,目的是进行尾气处理,则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接口字母表示)
(2)玻璃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2)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中过碳酸钠(Na2CO4)的质量为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多少?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混合气体可能是CO、CO2、H2、H2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设计了上图的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可吸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且每一步气体均完全吸收),现象为:A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水变浑浊,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中有水雾,迅速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A.CO、CO2B.CO、CO2、H2C.CO2、H2D.CO、CO2、H2O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想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
(1)他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信息:碳酸氢钠(NaHCO3)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2)他设计了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D装置相连并观察到以下现象时:_______________,就可以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3)小明在D装置中没有看到预期的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气体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2B.HClC.SO2D.CO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他请教老师后,决定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该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2Na2CO3+O2,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   
(2)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3)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哪两个装置之间     (填字母)。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H2C2O4)受热会分解,它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H2C2O4 + Ca(OH)2= CaC2O4↓(白色)+ 2H2O。
甲、乙两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草酸分解生成CO2 和 H2
第二种:草酸分解生成CO2 、CO和H2O;
第三种:草酸分解:H2C2O4CO2↑+ H2O(未配平);
有同学从理论上就可判断第三种假设不成立,老师也认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该同学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2)设计与实验:
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

①甲同学按A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此判断 (填“严密”或“不严密”)。
②乙同学的B装置图方框内的仪器未画完整,请你帮他画完整(直接画在答题卡上)。
乙同学按B装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洗气瓶中溶液变浑浊。在尖嘴管口点燃剩余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 烧杯,有白色固体生成,证明产物中有    ;换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无现象,证明产物中无H2
(3)结论与思考:
①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省略B装置方框内的仪器,整套装置也能证明产物中有CO2(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方法是: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现有一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CO,含有少量水蒸气,还可能含有少量HCl气体。某科学课题组的同学欲用该混合气体进行实验:①检验HCl气体是否存在,并除去HCl气体;②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不纯的氧化铜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发生变化);③实验CO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生成物的性质。
试用如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任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组件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大写字母):________
(2)判定HCl气体是否存在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CO+CuO====Cu+CO2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