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把铜线密绕在铅笔上测铜线的直径时,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线重绕,并放在直尺的不同部位读数,可是三次的测量结果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由于绕线的松紧不同 ![]() | B.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
C.由于铜线的粗细不同 ![]() | D.以上原因都可能 |
一个同学要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他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想出了下面的办法:
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 |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
2016年2月,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为黑洞的存在作出了有力证明。测量是物理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下列关于测量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
B.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测量时不必将温度计始终与被测物体接触 |
C.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使用时必须使用镊子取放砝码 |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仪器,必须竖直使用 |
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25圈的总长度是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mm;若由于疏忽,在数铜丝匝数时少了一匝,则测量的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在绕线时铜丝之间有间隙,则测得结果将_____。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
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 |
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尺的零刻度线,将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值作为读数 |
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 |
C.量取12mL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 |
D.将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准确滴加液体至刻度线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 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______8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