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该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石块完全浸没于水中,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1)根据如图的测量结果,得出该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2)若该同学在第二次测量时俯视读数,则所测得小石块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根据如图的测量结果,得出该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2)若该同学在第二次测量时俯视读数,则所测得小石块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
下列为测量铜线直径的实验步骤:
如图所示,则: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2)铜线的直径为__________cm
A.用线圈排列的总长度除以线圈的圈数,求出铜线的直径。 |
B.将铜线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成一个线圈。 |
C.测出线圈的总长度。试把上述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 |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2)铜线的直径为__________cm
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58________;
(2)一只标准集装箱的体积约为50________;
(3)小明今天的体温是37________;
(4)一个饮料罐的容积约为350__________。
(1)小明的身高是1.58________;
(2)一只标准集装箱的体积约为50________;
(3)小明今天的体温是37________;
(4)一个饮料罐的容积约为350__________。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以后,小明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温度计能够测量水的沸点。
(1)他自制的温度计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8℃、95℃、103℃,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________
(3)小明还完成如下实验:小瓶中装满带颜色的煤油,给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进一根内径为2mm的玻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图所示。分别把瓶子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稳定时记下两个标记。小芳在把A、B两点间分成100等份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线太密不容易标定温度值,若要把相邻刻度线的间距变宽,要用另一根玻璃管加以改进,该替换的玻璃管的特点是________。
(1)他自制的温度计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8℃、95℃、103℃,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________

(3)小明还完成如下实验:小瓶中装满带颜色的煤油,给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进一根内径为2mm的玻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图所示。分别把瓶子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稳定时记下两个标记。小芳在把A、B两点间分成100等份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线太密不容易标定温度值,若要把相邻刻度线的间距变宽,要用另一根玻璃管加以改进,该替换的玻璃管的特点是________。

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

猜想: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____有关,与_____无关。

猜想: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钢球质量m/kg | 抛出点离地高度h/m | 水平抛出的速度v/(m/s) | 落地时间t/s | 落地点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 |
1 | 10 | 2 | 1 | 0.64 | 0.64 |
2 | 20 | 2 | 1 | 0.64 | 0.64 |
3 | 10 | 2 | 2 | 0.64 | 1.28 |
4 | 10 | 4 | 2 | 0.91 | 1.82 |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____有关,与_____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