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归纳推理概念辨析
- + 数与式中的归纳推理
- 图与形中的归纳推理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根据下面一组等式:
S1=1;
S2=2+3=5;
S3=4+5+6=15;
S4=7+8+9+10=34;
S5=11+12+13+14+15=65;
S6=16+17+18+19+20+21=111;
S7=22+23+24+25+26+27+28=175;
……
可得S1+S3+S5+…+S2n-1=________.
S1=1;
S2=2+3=5;
S3=4+5+6=15;
S4=7+8+9+10=34;
S5=11+12+13+14+15=65;
S6=16+17+18+19+20+21=111;
S7=22+23+24+25+26+27+28=175;
……
可得S1+S3+S5+…+S2n-1=________.
下面几种是合情推理的是( )
①由“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推测“如果
和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那么
”;
②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③数列
中,由“
”推出“
”;
④由“数列1,0,1,0,……”推测“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
①由“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推测“如果



②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③数列



④由“数列1,0,1,0,……”推测“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古代用算筹来进行记数,算筹的摆放形式有纵横两种形式(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阿拉伯记数一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其中个位、百位、方位……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用横式表示,则56846可用算筹表示为(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