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 归纳推理
- 类比推理
- 演绎推理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数学归纳法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设n为正整数,f(n)=1+
+
+…+
,计算得f(2)=
,f(4)>2,f(8)>
,f(16)>3,观察上述结果,可推测一般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





在等差数列
中,
是其前
项的和.
(1)证明:
成等差数列;
(2)结合(1)的结论及其证明过程,在正项等比数列
中写出类似的结论,并给出证明.



(1)证明:

(2)结合(1)的结论及其证明过程,在正项等比数列

观察下列各式:71=7,72=49,73=343,74=2 401,75=16 807,…,则72 016的末两位数字为( )
A.49 | B.43 | C.07 | D.01 |
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B=180° |
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
C.某校高三年级共有10个班,一班有51人,二班有53人,三班有52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50人 |
D.在数列{an}中,a1=1,![]() |
在直角坐标系
中,一个质点从
出发沿图中路线依次经过
,
,
,
,按此规律一直运动下去,则
( )









A.1006 | B.1007 | C.1008 | D.1009 |
“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阅读空间。某小学四年级以上在开学初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其中四年
班老师号召本班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并背诵古诗,活动开展一个月后,老师抽四名同学(四名同学编号为
)了解能够背诵古诗多少情况,四名同学分别对老师做了以下回复:
说:“
比
背的少”;
说:“
比
背的多”;
说:“我比
背的多";
说:“
比
背的多”.
经过老师测验发现,四名同学能够背诵古诗数各不相同,四名同学只有一个说的正确,而且是背诵的最少的一个.四名同学的编号按能够背诵数量由多到少组成的四位数是( )













经过老师测验发现,四名同学能够背诵古诗数各不相同,四名同学只有一个说的正确,而且是背诵的最少的一个.四名同学的编号按能够背诵数量由多到少组成的四位数是( )
A.![]() | B.![]() | C.![]() | D.![]() |
三角比内容丰富,公式很多,若仔细观察、大胆猜想、科学求证,你也能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计算:
,
,
;
(2)根据(1)的计算结果,请你猜出一个一般的结论用数学式子加以表达,并证明你的结论,写出推理过程.
(1)计算:



(2)根据(1)的计算结果,请你猜出一个一般的结论用数学式子加以表达,并证明你的结论,写出推理过程.
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a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某顶点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恒为
,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a的正方体,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__________.



A.![]() | B.![]() | C.![]() | D.![]() |
甲、乙、丙三个同学同时做标号为
、
、
的三个题,甲做对了两个题,乙做对了两个题,丙做对了两个题,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1)三个题都有人做对;(2)至少有一个题三个人都做对;(3)至少有两个题有两个人都做对.



(1)三个题都有人做对;(2)至少有一个题三个人都做对;(3)至少有两个题有两个人都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