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如图是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甲、乙两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

(1)写出评委为乙选手打出分数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2)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两位选手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结果比较,哪位选手的数据波动小?

(1)写出评委为乙选手打出分数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2)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两位选手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结果比较,哪位选手的数据波动小?
从某校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获得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h)的数据,整理得到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续 表

(1)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2 h的概率;
(2)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a,b的值;
(3)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的200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在第几组.
编 号 | 分 组 | 频 数 |
1 | [0,2) | 12 |
2 | [2,4) | 16 |
3 | [4,6) | 34 |
4 | [6,8) | 44 |
续 表
编 号 | 分 组 | 频 数 |
5 | [8,10) | 50 |
6 | [10,12) | 24 |
7 | [12,14) | 12 |
8 | [14,16) | 4 |
9 | [16,18] | 4 |
合计 | | 200 |

(1)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2 h的概率;
(2)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a,b的值;
(3)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的200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在第几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某高校组织了“歌颂祖国,紧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史知识竞赛,从参加竞赛的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将其成绩分为六段
,
,
,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图中
的值;
(2)若从竞赛成绩在
与
两个分数段的学生
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设这两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
分为事件
,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1)求图中

(2)若从竞赛成绩在





若6名男生和9名女生身高(单位:
)的茎叶图如图,则男生的平均身高与女生身高的中位数分别为( )



A.181 166 | B.181 168 |
C.180 166 | D.180 168 |
某工厂生产的10000件产品的质量评分服从正态分布
. 现从中随机抽取了50件产品的评分情况,结果这50件产品的评分全部介于80分到140分之间.现将结果按如下方式分为6组,第一组
,第二组
,
,第六组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试用样本估计该工厂产品评分的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间值作代表);
(2)这50件产品中评分在120分(含120分)以上的产品中任意抽取3件,该3件在全部产品中评分为前13名的件数记为
,求
的分布列.
附:若
,则
,
,
.






(1)试用样本估计该工厂产品评分的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间值作代表);
(2)这50件产品中评分在120分(含120分)以上的产品中任意抽取3件,该3件在全部产品中评分为前13名的件数记为


附:若




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
后,画出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和方差
,(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从被抽取的数学成绩是
分以上(包括
分)的学生中选两人,求他们在同一分数段的概率;
(3)假设从全市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任意抽取
个学生,设这四个学生中数学成绩为
分以上(包括
分)的人数为
(以该校学生的成绩的频率估计概率),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从被抽取的数学成绩是


(3)假设从全市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任意抽取





某校进行文科、理科数学成绩对比,某次考试后,各随机抽取100名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表如下.

(Ⅰ)根据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表,求理科数学成绩的中位数的估计值;
(Ⅱ)请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文理科有关:

(Ⅲ)设文理科数学成绩相互独立,记
表示事件“文科、理科数学成绩都大于等于120分”,估计
的概率.
附:

(Ⅰ)根据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表,求理科数学成绩的中位数的估计值;
(Ⅱ)请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文理科有关:

(Ⅲ)设文理科数学成绩相互独立,记


附:

![]() | 0.100 | 0.050 | 0.025 | 0.010 | 0.001 |
![]()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10.828 |
某校进行文科、理科数学成绩对比,某次考试后,各随机抽取100名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表如下.

(Ⅰ)根据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表,求理科数学成绩的中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
(Ⅱ)请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文理科有关:

参考公式与临界值表:

(Ⅰ)根据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表,求理科数学成绩的中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
(Ⅱ)请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文理科有关:

参考公式与临界值表:

![]() | 0.100 | 0.050 | 0.025 | 0.010 | 0.001 |
![]()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10.828 |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
次.记录如下:
甲:
,
,
,
,
,
,
,
乙:
,
,
,
,
,
,
,
(
)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
)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
)若将频率视为概率,对甲同学在今后的三次数学竞赛成绩进行预测,记这
次成绩中高于
分的次数为
,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甲:








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