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某校高三文科500名学生参加了3月份的高考模拟考试,学校为了了解高三文科学生的历史、地理学习情况,从5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抽出的100名学生的地理、历史成绩如下表:

若历史成绩在
区间的占30%,
(1)求
的值;
(2)请根据上面抽出的100名学生地理、历史成绩,填写下面地理、历史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根据频数分布表中的数据估计历史和地理的平均成绩及方差(同一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并估计哪个学科成绩更稳定.

若历史成绩在

(1)求

(2)请根据上面抽出的100名学生地理、历史成绩,填写下面地理、历史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 ![]() | ![]() | ![]() |
地理 | | | |
历史 | | | |
根据频数分布表中的数据估计历史和地理的平均成绩及方差(同一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并估计哪个学科成绩更稳定.




在某次考试中,全部考生参加了“科目一”和“科目二”两个科目的考试,每科成绩分为
五个等级.某考场考生的两颗考试成绩数据统计如图所示,其中“科目一”成绩为
的考生恰有4人.

(1)分别求该考场的考生中“科目一”和“科目二”成绩为
的考生人数;
(2)已知在该考场的考生中,恰有2人的两科成绩均为
,在至少一科成绩为
的考生中,随机抽取2人进行访谈,求这2人的两科成绩均为
的概率.



(1)分别求该考场的考生中“科目一”和“科目二”成绩为

(2)已知在该考场的考生中,恰有2人的两科成绩均为



如图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代表队各10名同学在一次英语听力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代表队数据的中位数为76,乙代表队数据的平均数是75.

(1)求x,y的值;
(2)判断甲、乙两队谁的成绩更稳定,并说明理由(方差较小者稳定).

(1)求x,y的值;
(2)判断甲、乙两队谁的成绩更稳定,并说明理由(方差较小者稳定).
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某科成绩(是不小于40不大于100的整数)分成六段后画出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图形中所给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求第四小组[70,80)的频率;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2)求样本的众数;
(3)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图形的信息,估计这次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分.

(1)求第四小组[70,80)的频率;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2)求样本的众数;
(3)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图形的信息,估计这次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分.
如图是我市某小区100户居民2015年月平均用水量(单位: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则该小区2015年的月平均用水量的中位数的估计值为 ___________.


某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倡低碳环保,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系统出行.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出行,合理安排运力,有效利用公共交通资源合理调度,在某地铁站点进行试点调研市民对候车时间的等待时间(候车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以便合理调度减少候车时间,使市民更喜欢选择公共交通.为此在该地铁站的一些乘客中进行调查分析,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时间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出a的值;要在这些乘客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0人,在这10个人中随机抽取3人至少一人来自第二组的概率;
(Ⅱ)从这10人中随机抽取3人进行问卷调查,设这3个人共来自X个组,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分组 | 等待时间(分钟) | 人数 |
第一组 | [0,5) | 10 |
第二组 | [5,10) | a |
第三组 | [10,15) | 30 |
第四组 | [15,20) | 10 |

(Ⅰ)求出a的值;要在这些乘客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0人,在这10个人中随机抽取3人至少一人来自第二组的概率;
(Ⅱ)从这10人中随机抽取3人进行问卷调查,设这3个人共来自X个组,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