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数列满足,数列的前 项和为,则(   )
A.B.C.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当前题号:2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设数列{an}满足a1=0且bn,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则T2019的值是(  )
A.1B.C.1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孙子定理在世界古代数学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它给出了寻找共同余数的整数问题的一般解法.右图是某同学为寻找共同余数为2的整数n而设计的程序框图,若执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
A.29B.30C.31D.32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设正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设为数列的前项的和,求.
(3)若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
当前题号:5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在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中,已知a2=3,且a1,a3,a9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记,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当前题号: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已知等差数列中,,且依次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求的值.
当前题号:7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数列为等比数列,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成等比数列,且
(1)求
(2)求数列的前项和.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成等差数列,且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3)设的前项和,求证:.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