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①
刘长卿
三年谪宦②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大历八年(773 年)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诗人遭诬被贬睦州司马,途径长沙作此诗。②贾谊曾被汉 文帝重用,后被疏远,外放为长沙王太傅长达三年。
【小题1】贾谊的经历,经常被后世诗人们写进诗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典。请根据第二单元的学习 内容进行推断,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典故的诗句是
A.尚激抟溟势,期君借北风。(崔涂《喜友人及第》)
B.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宋之问《送杜审言》)
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D.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一》)
【小题2】诗题为《长沙过贾谊宅》,诗中哪两句对题中之“过”进行了展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温汤客舍

刘长卿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注)①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赴京赶考途中。②冬狩:指天子在冬季围猎。③秦镜:秦始皇宫里的方镜,传说能鉴别人心邪正,后指明镜。④春官:礼部的别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城佳气”“汤熏仗里”展现唐玄宗冬狩温泉的气象之美,暗含赞美之情。
B.“千旗暖”与“万井寒”形成对比,分别写出了帝王的奢侈和百姓的贫寒。
C.诗人用司马相如“君门献赋”的典故,表达自己无人引荐、怀才不遇的无奈。
D.诗人赴京赶考,宿于温泉客舍,虽囊中羞涩,但仍能自安。
【小题2】尾联与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最后两句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小题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善于炼字,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而“寒”字,既写出了春寒料峭,阴晴不定的特点,而且也为诗人与朋友相聚相别营造了氛围。
B.诗人写景善于调动各种感官,使景物富有层次感。颔联中“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恋恋不舍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后别离的复杂情思。诗人将景、事、情三者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该句中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蕴含于其中,因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芳草”喻指情感不断,像芳草一样延伸。
【小题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①刘长卿遭际坎坷,一生中两次遭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贬往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省茂名市)经过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与两位友人话别时所写。②沧洲:滨海之地,古代常指隐士居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明明是遭受贬谪,却说是“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诗人胸中不平之气。
B.诗人感慨自己徒然通晓世间万事而不受赏识,只能学那醉饮狂歌的古人浇愁遣愤。
C.颔联写江月明朗,胡雁飞过,淮南叶落山多,渲染雄浑壮阔之景反衬内心忧郁之情。
D.尾联写友人与自己都已老态龙钟,还殷勤叮嘱自己留意风波险恶,让自己惭愧感动。
【小题2】“寄身且喜沧洲近”中的“喜”如何理解,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张舍人之江东》一诗,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义。
B.《送严士元》一诗中,前两句是写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船停泊在苏州城外,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阴忽晴。
C.《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
D.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入诗人的深情厚谊。
【小题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刘长卿曾“刚而犯上,而遭迁贬谪”,此诗当做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对仗看,本诗是一首律诗。
B.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怀古诗。
C.“汉文有道恩犹薄”,是说有道明君汉武帝却没有重用贾谊。
D.“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昔盛今衰的情形。
【小题2】下列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B.清新流畅
C.含蓄蕴藉D.刚劲质朴
【小题3】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画线句。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为吊古伤今之作,慨叹历史兴亡变化,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心声。
B.首联即景生情,古台之上,草木凋零,也使身在他乡的诗人怀念起故乡。
C.颈联有声有色,夕阳为旧垒增添了一抹亮色,磬声使空林多了一丝生气。
D.尾联抒情,诗人感伤于世事沧桑,只有长江之水,在秋日中仍独自流淌。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刘长卿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注:①此诗是刘长卿将要赴任南巴时所写。公元760年他因刚直犯上被贬岭南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却,再;苏台,指苏州。②梅岭,即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庾县南,为往来岭南、岭北间的交通要道,岭上植梅。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又”字暗示诗人命运坎坷,“寒”字既写梅花,也渲染悲凉的气氛。
B.第三句以“落日”渲染惜别的情意,以“孤舟”比喻诗人孤单飘泊的际遇。
C.第四句营造了雄浑辽阔的意境,壮丽的河山令诗人抑郁的情绪也为之一振。
D.第七句写诗人早已料想到人生的结局,表现出达观知命、超然物外的态度。
E.第八句表面写诗人要学垂钓者与世无争,“唯应”两字却含愤激不平之意。
【小题2】第三联诗人想象南下途中所见,请结合诗句分析“静”“宽”两字的妙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小题1】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推测一下,本诗的“悲”、“涯”和____________在古代是押韵的。
【小题2】下列对作品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难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悲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面抒发感慨做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愤怒的质问。
【小题3】任选角度,比较本诗与已学过的左思的《咏史》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B.诗人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其诗作多有政治失意之感。本诗中“独鸟背人飞”也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背时,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情。
C.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D.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