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简要赏析首联、颌联的写景艺术。
【小题2】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北妇次秋浦界清溪馆
刘长卿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
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馀生白首归。
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
注:①秋浦:唐县名,属宣州,在今安徽贵池。清溪:秋浦境内河流。②刘长卿:宣城(古称宣州)人,此诗为诗人由江西县调任浙西某县时作。③彭蠡:彭蠡湖,即都阳湖。【小题1】简要赏析首联、颌联的写景艺术。
【小题2】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 ____________ 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 ____________ 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两首诗同为送别诗,都运用了“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过郑山人所居
刘长卿
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
王安石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身份致仕。【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诗中“春山”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陈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 |
B.刘诗“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之地人迹罕至,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 |
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并抒发情感,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让人回味无穷。 |
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匆匆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