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小题1】下列对节选部分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把唐玄宗的仓皇出逃说成“千乘万骑西南行”,但“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在四川逃难期间,对在马嵬坡下赐死杨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以至在行宫里望见月亮,在雨夜里听到风铃声就伤心不已,悲痛欲绝。
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意思是在马嵬坡的泥土中,不见杨贵妃,只见她的死处。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内心的悲哀、痛苦和对杨贵妃无尽的思含之情。
D.“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形容夜不成眠的境况。这两句极力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表现唐玄宗因思念而夜不成眠的孤寂凄苦。
【小题2】下列对节选部分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唐玄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之情。
B.在节选部分,诗人刻画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的愁苦、寂寞、悲痛之情,以及对杨贵妃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在这部分诗歌中,诗人把唐玄宗写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普通人。
C.在这部分诗歌中,作者通过景物的渲染来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有时景中见情,有时融情于景。如“黄埃散漫风萧索”“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D.在这部分诗歌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等,还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如“思悄然”“谁与共”等,表现唐玄宗的思念之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注) ①微之指诗人元稹。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
本诗前八句叙写_____,后六句叙写_____,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琵琶行并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浔阳江头夜送客”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做了铺垫。
D.“醉不成欢惨将别”一句写出了朋友分别之时因为没有音乐而心情悲伤。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琵琶行并序》
阅读《琵琶行并序》,完成各题。
【小题1】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句,分析各句描摹出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作用。
(明确)
诗句
音乐的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
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


清脆悦耳、错落有致、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比喻描写的作用: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人评说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王昭君二首(其二)

[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二首(其一)

[清]刘献廷

六奇已出陈平计①,五饵曾闻贾谊言②。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注]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计解白登之围。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盛服、丰食、声色、美宅和礼遇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想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探问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引用陈平、贾谊的典故说明“美人计”乃汉朝统治者的惯用计策。
D.刘诗借昭君之口讽刺了大汉朝廷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小题2】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己意”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意”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势五岳掩赤城  超:超出 青冥浩荡不见底   浩荡:形容广大、广阔
B.使弹数曲 快:赶快 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C.凡六百一十六  言:字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烟涛微茫难求  信:确实,实在 惟时之枕席 觉:睡觉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失向来之烟霞 ②今漂沦憔悴 因为长句 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⑦曲终收拨当心画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⑨门前冷落鞍马稀 ⑩整顿衣裳起敛容
A.①⑤⑧B.⑦⑨⑩C.③④⑥D.②④⑨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古今异义
①失向来之烟霞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来,一向。
明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⑥暮去朝来颜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脸上的表情;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