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呜》《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
C.《祝福》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第一篇。《伤逝》《幸福的家庭》《社戏》等小说也是在该小说集中。
D.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可以理解为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诗人的“知雪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2)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小题1】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做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小题1】从全诗看,“春生”时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结合文句分析。
【小题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月夜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该诗为诗人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原诗是一首七律诗,诗人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到湖北江陵。
【小题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中,身处帝都长安节日之夜“喧喧车骑”的热闹场景,诗人却“无心逐胜游”,暗含着诗人对大唐现实的忧虑。
B.第一首诗的“羁病”交代了诗人病中滞留长安的境况,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则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
C.第一首诗题目中的“月夜”交代了诗人产生愁绪的环境,第二首诗题目中的“对月”则是引起诗人“忆”友的缘由。
D.这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两首诗中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完全相同的。
E.白居易在这两篇诗作中借月营造意境,抒发感情,他的《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也有类似作用。
【小题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各自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五)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冷 泉 亭 记

白 居 易

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⑵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⑶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小题1】本文体材为“记”,请写出初中课文中所学的一篇“记”_____________。
【小题2】阅读第⑵段,请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根据文意,请分层概括冷泉亭“最杭州甲灵隐”的原因。
【小题4】本文题为《冷泉亭记》而在文末写“虚白亭”等四亭,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白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B.李诗的尾联写第二天又眼睁睁地看着表弟启程远去,在深秋的重山间的巴陵道上奔波。
C.两诗主题虽同为伤离别,但语言特色不同,白诗语言朴素清淡,李诗语言浑厚豪迈。
D.《南浦别》中“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E.李诗的颈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小题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请结合原诗分析两首诗主要表现手法的异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秋夜雨

白居易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

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

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以“蟋蟀”凄切地鸣叫写出了新秋初凉的景象,照应了题目中的“新秋”二字。
B.颔联“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发了诗人在雨夜孤独寂寞之情。
C.“曙早”与前面的“暮”“半夜”既写出时间的变化,也写出诗人一夜未眠。
D.“凉初簟未收”写出了初秋时节天气还很热的特点,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不安。
E.白居易的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常用俗语入诗,本诗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小题2】本诗首尾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
【小题1】首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作者写杭州春景极有层次,请简要概括
【小题3】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①,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覶缕③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篑,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如,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日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④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寺长老凑公、朗满、晦、坚等凡二十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
【注】①嗒(tà)然:物我两忘貌。②戛(jiá):摩,摩挲。③覶缕(luóIǔ):原委本末,此指细说。④岁秩:规定的任职年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峰寺间,其境胜绝 胜:优美
B.纳阳日,虞祁寒也 虞:忧虑
C.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  出处:外出做官、在家不仕
D.具斋施茶果以落之 落:落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其然而然 吾其还也
B.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C.不可殚纪,覶缕而言 拔剑撞而破之
D.因为《草堂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草堂的由来和位置,作者用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之美,写出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深情迷恋。
B.文章叙事并无藻饰之词,如其叙述草堂的修筑和陈设,其语言之质朴与草堂之古雅相得益彰,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C.作者在具体描绘草堂四周景色时,大量采用了比喻、拟人手法,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为本就美不胜收的景象平添了一丝情致。
D.古代士人怀才不遇或是被贬谪罢黜之时,便吟诵起“归去来”之辞。这篇文章表达的正是这种受到打击之后的消极遁世之感。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纶帏,率称是焉。
(2)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