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正面描写行路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出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受苦,自我牺牲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6)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7) 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8)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当前题号:2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 雪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②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③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
A.首联“多”字写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独”字写出了自己悲凉的处境。
B.颔联通过“乱云”“薄暮”“急雪”等景物写自己的愁苦,情景交融。
C.颈联“瓢弃樽无绿”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
D.颈联“炉存火似红”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之景,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E. 尾联用典,原指殷浩忧愁无聊,此处指诗人没有收到书信,也没有书信需要回复。
【小题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祝福》选自小说集《呐喊》,文章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流弊和余毒。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⑵杜甫在《登高》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⑶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②北极: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小题1】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请结合颔联对此做出评价。
【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小题1】下面各项对诗句理解有错的一项(  )
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听到了外族入侵的消息。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诗人沉重的心境!
B.颔联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C.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花 底
杜 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四十七岁。②潘安: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③卫玠:西晋人,他长得“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小题1】对这首诗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运用互文与夸张的修辞手法。“萼”和“花”指的都是花瓣,“蕊”和“须”指的都是花蕊。“万花”“千蕊”为夸张笔法,写出花的繁盛与壮观。
B.颔联写诗人赏花时的天气情况。面对着可爱的花,天上忽然下起雨来,光线像是暮色朦胧,昏暗不明,不知为何,云雨散去,天上出现了绚丽朝霞。
C.颈联运用典故,正面写花。用潘岳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的典故,写花的繁多;用长相“风神秀异”的卫玠停车驻足观赏,表现花的美艳无比。
D.尾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好颜色”是点睛之笔,概括花朵的特点——美丽。“莫作委泥沙”是希望这样美丽的花朵永久地驻留,不要掉落在泥沙之中。
E. 这首诗作者追求辞藻,富丽精工,刻画不吝笔墨,想象奇特丰富,意境浓艳华美,与其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风格相比,呈现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散文集有《朝花夕拾》,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D.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所写。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有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他的双亲欢娱。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东北十里处。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B.首联于苍劲中蕴藏一股抑郁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C.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D.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E.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