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 杜甫(712-770)
- 《新安吏》
- 《石壕吏》
- 《潼关吏》
- 《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_____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②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成为很多诗人的咏叹题材。其中“__________”这两句诗使用对偶的手法,嘲讽了唐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朝政。
③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比如:“__________”。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_____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②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成为很多诗人的咏叹题材。其中“__________”这两句诗使用对偶的手法,嘲讽了唐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朝政。
③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比如:“__________”。
A.①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②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B.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C.①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②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D.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我国封
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我国封
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A.《蜀道难》的开篇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的作用是,表达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开路之难,赞扬了开路者的勇气。 |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更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
C.《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之美。 |
D.小说《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
选出下列对联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项()
①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③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a. 李清照;b. 李煜;c. 李白;d. 杜甫
①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③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a. 李清照;b. 李煜;c. 李白;d. 杜甫
A.①b ②a ③c ④d | B.①b ②c ③d ④a |
C.①a ②c ③d ④b | D.①a ②d ③c ④b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代。词的一个段落叫“阙”或 “片”。每首词的格式名称叫词牌。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前者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后者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
B.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
C.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作品展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作“诗史”。 |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著名爱国词人。其词多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8.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请结合颔联对此作出评价。
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粱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8.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请结合颔联对此作出评价。
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第二联中的“钟”与“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尾联写“野鸦”好像与“孤雁”无关,你怎么看?阅读全诗,分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4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尾联写“野鸦”好像与“孤雁”无关,你怎么看?阅读全诗,分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诗的颔联描绘了草堂令人陶醉的美景,结合全诗谈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
狂 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②筿:竹子。【小题1】诗的颔联描绘了草堂令人陶醉的美景,结合全诗谈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这首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指其感情深厚博大,“顿挫”指表达感情时有
停顿转折。请结合这首诗歌,简要赏析杜甫诗歌的这种风格。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这首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指其感情深厚博大,“顿挫”指表达感情时有
停顿转折。请结合这首诗歌,简要赏析杜甫诗歌的这种风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诗题为“日暮”,请结合前三联简要赏析此诗从哪些方面写“暮”?
【小题2】前人称“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诗的尾联简要赏析诗的情感。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①繁。
(注)①花烬:世俗认为有喜事则灯结花。【小题1】诗题为“日暮”,请结合前三联简要赏析此诗从哪些方面写“暮”?
【小题2】前人称“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诗的尾联简要赏析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