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①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②,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③。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规定一些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②天官:天上的星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③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这里借指敌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D.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呈现笔力雄大、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隐居山中,在苍茫的暮色中关闭柴门,远望余晖。
B.“鹤巢松树遍”写鹤在松林中到处筑巢,表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C.尾联写渡头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与颈联形成鲜明对比。
D.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惬意的生活,但又透露出落寞的心情。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狂人,诗中借指裴迪。
【小题1】从体裁来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诗中的“五柳”是指__________(人名)。
【小题2】试结合“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一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早秋山中作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C.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D.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用典,以动衬静,渲染等。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
C.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D.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小题2】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小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②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③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④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⑤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
B.颔联以数字的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
C.颈联实写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
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①通②理,渔歌入浦深。

(注)①穷:失意,归隐。②通:得意,出仕。
【小题1】关于这首诗,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B.近体诗C.乐府D.新乐府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诗回赠。
B.第一联感慨自己一入晚年,就只喜欢清静;借此表明生活态度。
C.第二联对“喜欢清静”作解释:“无长策”是其原因。
D.诗中松林、清风、明月、素琴,都是代表隐逸生活的意象,也是消极、厌世的象征。
【小题3】请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赏析结尾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临风听暮蝉,倚杖柴门外。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别墅,后为王维所有,王维曾在此隐居三十余年。裴秀才迪,指裴迪,王维诗友,曾与王维一同隐居终南山。  ②接舆: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装狂遁世。
【小题1】诗中有一联的前后句顺序弄颠倒了,这一联是□联。
【小题2】尾联中诗人以“五柳”(即东晋诗人陶渊明)自况,又把沉醉狂歌的裴迪比作楚狂接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就颈联中“余”和“上”这两个动词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