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所作。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②新:刚刚。③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④随意:任凭。⑤歇:消散,消失。⑥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小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小题2】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那些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①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②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这里指皇帝。③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④衮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首句先写“鸡人报晓”,引出下句“进翠云裘”,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B.颔联“万国衣冠”后着一“拜”字,通过地位上尊与卑的对比,表达了使臣对大唐王朝的崇敬。
C.颈联通过写日色才临,仙掌即动,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小中见大,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D.本诗按照时间顺序,由上朝前到早朝结束,描绘了皇庭早朝时的庄严肃穆、气派非凡。
【小题2】前人评价此诗“气象阔大”“盛丽极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①。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湲:水流动的样子,也可以指流水声。②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小题1】诗歌最后一句中的“五柳”是指 __________(人名)。
【小题2】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B.“寒山”、“暮蝉”点明了季节特征。
C.“倚杖”“临风”,写出悠然的心情。
D.尾联两处用典,蕴含愤懑不平之音。
【小题3】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悦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注释]①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预:同“与”。②肯:岂肯。徒尔:仅能如此,意指平庸。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接纳,想要回归田园却又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B.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无法如愿,然而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C.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可以和友人一起饮酒、登山、临水,但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D.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
【小题2】本诗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氛垢:尘埃。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刚刚放晴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天空也没有尘埃:这不禁令诗人欣喜去远眺美丽的风光。
B.诗人纵目望见:城门口对着人来人往的渡头,一片喧嚣;村边绿树紧连溪流的入河口,秀丽明净。
C.诗人用动态的人物给原野平添无限生意,让人想见田间活跃的情状且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气氛。
D.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景色宛若一幅优美、静谧的风景画,显示出王维高超的写景艺术才能。
【小题2】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前浦,波澜远空。

襄阳好风光,留醉与山翁。

【小题1】本诗属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_,有首联、颔联、_________、尾联组成。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湘”、“九派”极言荆楚大地河流纵横、水势浩淼,为“汉江”勾勒出雄浑壮阔的背景。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间。
C.全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大气磅礴、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
D.诗中表达了对襄阳风物的喜爱,流露出遁世隐逸的消极情绪。
【小题3】简析第3联中两个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柒,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B.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色。
C.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含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
D.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手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小题2】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从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归嵩山作①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县(今属河南省)北,为五岳的中岳。作者开元中期曾隐居于此。②长薄:指随山麓延伸的林木丛。薄,草木丛生。
【小题1】王维与孟浩然齐名,皆为盛唐_________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
【小题2】对此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勾勒了一幅“清溪映带绵延丛林、车马行进悠然从容”的图画。
B.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营造出苍茫凄清的意境。
C.尾联表达诗人终于归隐嵩山脚下,从此断绝世俗交往的淡泊情怀。
D.从全诗看,诗人感情经历了从孤寂清冷到萧瑟凄凉再到闲适自得的变化。
【小题3】诗的颔联颇受世人推崇,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①

王维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②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王缙

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

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注)①卢象:诗人,王维之友。崔处士:崔兴宗,王维内弟,隐居未仕。②科头:不戴帽子,把头发挽成髻。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通过描写林亭清幽雅静的环境,表达了两位诗人对崔处士的敬慕之情。
B.崔处士久居山林,或独酌美酒,或潜心读书,不修边幅,不拘礼节,不问功名。
C.王维用“松”来表现人物品格的方式,与陶渊明《饮酒》中“菊”的手法相同。
D.两诗表达方式各有侧重,王维描写崔处士的外貌举止,王缙则记叙人物的事迹。
【小题2】如何理解两首诗中“白眼看他世上人”与“门外时闻长者车”两句对崔处士看似矛盾的描述?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写了田园生活的景象,《归园田居》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经历,《渭川田家》描绘了田家暮归的图景。
B.两首诗的写景部分都采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自然清新,并且两首诗的景物描写都刻画了具体细节。
C.两首诗都在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渭川田家》更是借用“式微”的典故,独抒胸臆。
D.从内容看,两首诗都是吟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从体裁看,《归园田居》是五言律诗,而《渭川田家》则为古体诗。
【小题2】同样是描绘田园生活,两首诗相比,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