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隐居山中,在苍茫的暮色中关闭柴门,远望余晖。
B.“鹤巢松树遍”写鹤在松林中到处筑巢,表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C.尾联写渡头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与颈联形成鲜明对比。
D.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惬意的生活,但又透露出落寞的心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4 10:3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规定一些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②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间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中,“汉地”是赵都督出征的目的地,“柳条青”交代了出征的时节,“柳”字暗点送别这个特定背景。
B.颔联描写两军对阵的场面,“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震天军声,“万里”二字极写唐军阵势浩大。
C.颈联两句互文见义,无论“辞凤阙”还是“取龙庭”,赵都督都下定了“忘身”“报国”的决心。
D.诗歌前两联叙事,后两联则抒情,揭示了赵都督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杀敌戍国的耿耿忠心。
E. 本诗为送赵都督出征所写,以想象的艺术手法从出征写起,写到为求取胜利不惜牺牲,格调昂扬。
【小题2】(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①。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②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③。
[注]①饷东菑(zī):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②《庄子·杂篇·寓言》: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③《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小题1】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描写山中所见。先写连日雨后,树木稀落,村庄炊烟缓缓升起,再写农家送餐给村东耕耘者,展现了一幅自然淳朴的农家生活画面。
B.颈联描写诗人隐居山中,幽栖松下,唯见槿花草木,只食清斋露葵,表明诗人虽避开了尘世的喧嚣,但也难免有孤寂无聊,寡淡悲凄之感。
C.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以此表明自己早已弃绝功利之心,与俗人融洽无间,与世无争,抛却尘世烦恼,悠然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D.尾联运用“海鸥猜疑”的典故,诗人意在表明自己虽努力弃绝功利,但还有心机俗念尚未根除,这说明诗人具有深刻的自省自知精神。
E. 这首诗中,诗人把禅寂生活和辋川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出一个幽寂淡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宁静淡泊的心境。
【小题2】王维之诗,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请以本诗颔联为例,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