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的《逍遥游》。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C.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D.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小题2】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小题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小松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挑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注)①方资:正可用来。②西园:即西晋石崇的园林别墅金谷园,当时达官贵人们经常游聚于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秀”表现了小松虽然孤独,遭受冷落,却能以其细叶轻阴独秀青葱,展示出自己独具魅力的形象。
B.小松要长到百尺,成为栋梁之材,就必须具有耐得住寂寞,经历许多次的枯荣变化,经受炎暑风霜的精神。
C.运用对比衬托是这首诗的特色。与桃李之盛对比来表现小松的“孤秀”,以霜雪严寒来衬托小松的坚强挺拔。
D.全篇虽未着一“松”字,却在字里行间处处凸显出小松的形象,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小松的品格和精神。
【小题2】诗歌中,“桃李”和“西园车马客”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诗人对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登太白峰①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②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③。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④去,何时复更还?

(注)①太白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南连武功山。②太白,太白星。③天关,作者想象中的天界门户。④武功,武功山。
【小题1】“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析
A.
【小题2】“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这几句作者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枥树林的深处,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呈现出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
B.颔联“回峰影”和“过鹿群”动静结合,使所描绘的两幅画面富有静态之美。
C.蒸茗气出,缲丝声响,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使读者去领略农村丰收的盛景。
D.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寻常景物中表现出不寻常的美。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以病去官。复为洛阳令。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不纳。因丁母忧。永嘉二年,高密王简镇襄阳,以摅为征南司马。其年流人王逌等聚众,寇掠城邑。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节选自《晋书•曹摅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
B.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
C.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
D.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指妻对夫母亲的称谓,夫称妻的母亲也为姑,夫之父母合称姑嫜,妻之父母合称舅姑。
B.辅政,辅佐治理政事,即代替君主处理国政,帝王幼年时出现的一种短期政权构成形式。
C.丁母忧,又称丁外艰,即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得做官。
D.永嘉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至少一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摅善于断案,明察秋毫。临淄孝妇被同乡控告,自行捏造供词认罪,曹摅审查得出真象;宫门口在夜间失去栏架,众官检察都未查出,曹摅准确指出下落。
B.曹摅怜悯囚犯,宽仁以待。曹摅年终释放狱中死囚回家会见家人,并替属隶担责。囚犯都遵守时间回狱,并没有违令的人,全县感叹佩服,传称圣明县令。
C.曹摅审时度势,答复齐王。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时,曹摅担任记室督,面对齐王询问,他提出策略,并认为齐王若能返归封地,便可上下同庆,但未被采纳。
D.曹摅战败遇难,吏民怀念。王逌等聚众侵犯城镇,曹摅作为崔旷的都护,请求担任前锋作战,战败遇难。官吏及百姓送葬,一路号啕,像奔父母之丧一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
(2)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②祢:祢衡,东汉人,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朋友的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B.颔联主要写苏秦当年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苏秦的凄苦之状如在眼前。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D.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 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表示了愤慨。
【小题2】结合全诗,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完成各题。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慈姥竹

李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小题1】第一首诗前两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A.
【小题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小题1】从体裁角度看,本诗属于
A.
【小题2】以下评论适合本诗的一项是(  )
A.苍凉萧索
B.欢快明朗
C.旷达豪迈
D.宛转低回
【小题3】本诗运用了顶针的修辞,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中出现的两处连接的“城头”等。请对此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右丞。出为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咸之官,自表解职。三旬之间,迁司徒左长史。惠帝即位,杨骏辅政。时司隶荀恺从兄丧,自表赴哀,诏听之而未下,恺乃造骏。咸因奏曰:“死丧之戚,兄弟孔怀。同堂亡陨,方在信宿(两宿),圣恩矜悯,听使临丧。诏未下而便以行造,急谄媚之敬,无友于之情。宜加显贬,以隆风教。”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居无何,骏诛。咸转为太子中庶子,迁御史中丞。咸再为本郡中正,遭继母忧去官。顷之,起以议郎,长兼司隶校尉。咸前后固辞,不听,敕使者就拜,咸复送还印绶。公车不通,催使摄职。咸以身无兄弟,丧祭无主,重自陈乞,乃使于官舍设灵坐。咸又上表曰:“臣既驽弱,不胜重任。加在哀疚,假息日阕,陛下过意,授非所堪。披露丹款,归穷上闻,谬诏既往,终然无改。”时朝廷宽弛,豪右放恣,交私请托,朝野溷淆。咸奏免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等,京都肃然,贵戚慑伏。时仆射王戎兼吏部,咸奏:“戎备位台辅,兼掌选举,不能谧静风俗,以凝庶绩,至令人心倾动,开张浮竞。中郎李重、李义不相匡正。请免戎等官。”诏曰:“戎职在论道,吾所崇委,其解禁止。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诏亦不许。元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谥曰贞。

(选自《晋书•傅咸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B.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C.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D.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洗马,古代官名,是太子的侍从官。因在太子出行时作前导,故又称为“太子洗马”。
B.从兄,也称堂兄,是叔、伯之子中年纪长于自己的人。也泛指同族中同辈的男性。
C.印绶,印信和系印的绶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它也用来借指官爵。
D.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在汉代以右为上,所以称豪门大族为豪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咸注重孝道,尊重孝顺继母。傅咸出朝任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他前往,于是傅咸上表请求免职,在家侍奉继母;继母去世后,又离职为她守丧。
B.傅咸耿直狷介,痛恨势利小人。傅咸认为荀恺在诏书还没下达时就去辞行,拜访要人,急于表现谄媚逢迎的恭敬,就上书要求对他从重贬黜,以弘扬教化。
C.傅咸恪守礼制,拒不接受诏命。因继母去世离职,不久,傅咸被起用为议郎,长兼司隶校尉,他前后多次推辞,都未获准,就派人去拜见皇上,并归还印绶。
D.傅咸不畏豪强,弹劾豪右重臣。豪强大族扰乱朝野,他上奏罢免许多高官,京城肃然;他认为王戎没有尽职使风俗淳朴,李重、李义也没能匡正,一并弹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咸以身无兄弟,丧祭无主,重自陈乞,乃使于官舍设灵坐。
(2)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