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经西坞偶题

温庭筠

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

日影明灭金色鲤,杏花唼喋①青头鸡。

微红奈②蒂惹蜂粉,洁白芹芽穿燕泥。、

借问含颦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③。

(注)①唼喋:水鸟或鱼吃食。②奈:果树名。③武陵溪:据《幽冥录》记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无法返家。后在溪边遇仙女,仙女款留二人半年。后世遂把“武陵溪”用作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弱柳枝、啼鸣黄鹂、明灭日影、金色鲤鱼为全诗营造了声色并茂而又迷离惝恍的意境。
B.“芳草”一句诗人将芳草拟人化,意思是虽然人有情,对芳草喜爱欣赏,而“芳草”却我行我素,荣枯生长,不谙作者内心。作者触景生情,抒离家思乡之愁。
C.尾联一问一答,借“武陵溪”一典,点明此诗主旨。
D.作为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这首律诗辞藻华丽,称艳精致。但内容仍以男女离合之情为主。
【小题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韩翃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

(注)①斗鸡翁:汉代王奉光好斗鸡,与宣帝识,后封侯。②山客:指隐士。③江公:汉武帝时的经学博士,精通《诗》和《春秋》。④洛城:指古代洛阳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斗鸡翁”与“隐者风”对举,表达作者对张参军有隐者风范的高度赞赏之情。
B.“顾步”二字,活现出张参军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暗示其以隐求仕的心态。
C.张参军成名的原因诗中作了交代,这也是古代士子求取功名的路径。
D.全诗多用对比,将张参军及第前“寂寂无名”与及第后“衣锦而归”的情态栩栩如生地描画出来。
【小题2】本诗“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两句,值得品味,请简析其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远曲

张籍

戏马台①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注:①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相传是项羽的掠马台。南朝刘裕也曾在此大宴群僚,饮酒赋诗,遂成胜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点明事由、地点:戏马台南,送别友人。看似语意平平,内中却含深意。
B.行人既醉,主人却举止反常,可见醉意醺然。诗人借醉酒写出无以排遣的离愁。
C.“复”意为“覆盖”,广远无际的天空覆压着长路,空间广袤,反衬友人的渺小。
D.诗人设想,别后友人只身飘零,游走不定,无居家的温馨,表达对友人的担忧。
【小题2】请赏析诗的尾联。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隋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子立嗣。

(《周书·列传·卷四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B.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C.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D.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士,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如陶渊明,去世之后,其好友为之作《陶征士诔》。
B.传,属古籍注释体例之一。《春秋左氏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C.聘,或指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或指请人担任某种职务,或指定亲、嫁。文中“聘”均指出使。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代平民百姓,“布衣之交”可指平民间的友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庾信出生优越,且少负盛名。他父亲为朝廷命官,他本人聪颖过人,初入仕后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庾信名满文坛,但少有战功。“侯景之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后流寓北方,未能南归。
C.庾信身历四朝,均居高位。他分别受到梁、西魏、北周、隋朝君王的赏识恩遇。
D.庾信以文名世,文学风格前后迥异。早期作品绮靡浮艳;晚期作品苍劲沉郁,如《哀江南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2)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②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①此诗写于829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元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②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二句看似用语平易,诗人看到雪景想到友人所在的洛阳也是洁白纯净的。
B.第三句用“遥想”,以此表明空间之远,但是二人的这份友谊不会因距离而减弱。
C.第五句中的“知”字,表明诗人内心的情感信念,他相信友人也在欣赏月下湖景。
D.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彼此牵挂的缕缕情思,情感随着皎洁月光绵延至千万里。
【小题2】本诗最突出的手法是“虚实结合”,请结合诗歌分析该手法。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本诗为天宝五年(746)或六年(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诗中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②③庾开府、鲍参军分别指庾信、鲍照,他们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李白的诗冠绝当代,肯定了他的思想情趣卓异不凡。
B.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C.颈联两句虚实结合,刻画出诗人和李白分处两地各自相望的翘首之态,含蓄蕴藉。
D.尾联写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与朋友把酒论诗。以问句作结,与诗题相呼应。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A.“江城”句中“如画里”是说风景像图画中画一样美丽。
B.“秋色”句中“老梧桐”是说梧桐树的年岁很大了,“老”即古老。
C.“临风”句中“临”是面对着的意思,“谢公”即谢眺,“怀”是缅怀的意思。
D.“两水”句中“两水”指围绕宣城的两条溪水,意思是说两条溪水清如明镜,将宣城镶嵌在镜的中央。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从临洮出发前往北庭,并作诗留别。
B.颔联实写了春风不度,汉使稀见的艰苦环境;颈联则把眼前所见的白草连天,青山逶迤的自然风貌展现出来。
C.用“过”与“通”表现作者行速之疾,为了王事不敢稍有犹疑迟缓。
D.“汉使亦应稀”的“汉使”使用了“以汉喻唐”的表现手法,这在边塞诗中是常见现象。
【小题2】诗的尾联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华清宫

张继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

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

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述华清宫巍峨高耸,表现唐玄宗天宝时期国运昌隆的盛世之态。
B.颔联一“临”一“俯”,形象贴切地描绘了朝元阁和羯鼓楼的高峻。
C.颈联再现了华清宫中歌舞升平的景象,表达了对盛唐国势的怀念与向往。
D.“只今惟有”让诗意发生陡转,反差对比中委婉地表达了无限感慨。
【小题2】尾联中“感慨多”具体有哪些感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饮”既写不耐酒力,也写出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刻画了诗人老迈又穷愁潦倒的形象。
B.“鹖冠”点出诗人去官离朝的身份特征,既概括了诗人此时遭遇,也蕴含他一生的无穷辛酸。
C.老眼昏蒙的诗人在飘荡起伏的舟中观景,反而有坐在天上仙境雾里看花之感,充满美的享受。
D.作者将舟居的观感与对时局多难的伤感凝缩在“愁”字上,自然流转中显出苍茫沉郁的特色。
【小题2】请对本诗的颈联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