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朝官,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判(pān):甘愿的意思。③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小题1】颔联中“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  ,飞鸟 ,生动而传神。(每空不超过4字)
【小题2】颈联和尾联表意曲折而丰富,请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曾祖愄,仕魏,黄龙镇将,因徙高陆之河阳焉。永幼有志操,闾里称之。魏正光末,六镇扰乱,遂携乡里老幼,避地中山。后赴洛阳。拜殿中将军,稍迁平东将军,封沃阳县伯,邑五百户。青州州人崔社客举兵反,永讨平之。进爵为候,除左光禄大夫时,有贼魁元伯生,率数百骑,西自崤、潼,东至巩、洛,屠陷坞壁,所在为患。魏孝武遣京畿大都督匹娄昭讨之,昭请以五千人行。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唯以寇抄为资,安则蚁聚,穷则鸟散,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若征兵而后往,彼必远窜,虽有大众,无所用之。”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逐破平之帝西迁,永时不及从。大统初,乃结宗人,潜谋归款。密与都督赵业等袭斩西中郎将慕容显和,传首京师。以功别封昌平县子,邑三百户,除北徐州刺史,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并有战功,进爵为公,河桥之役,永力战先登,授南汾州刺史。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驃骑大将军、开府仪三司,赐姓尔绵氏。魏废帝元年,授恒州刺史。于时朝贵多其部人,谒永之日,冠盖盈路。当时荣之。孝闵帝践阼,进爵广城郡公。入为工部中大夫,迁军司马。保定四年,拜大将军。永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前后累增凡三千九百户。天和四年,授小司寇。寻为右二军总管,率兵北道讲武。遇疾,卒于贺葛城,年六十八。丧还,高祖亲临。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等五洲刺史,谥曰基。
(选自《周书·列传第二十入》)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然其计/于是命水/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B.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C.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D.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与“国宅”相对。前者者是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后者指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文中的“闾里”指当地平民。
B.“废帝”是庙号。庙号有褒有贬,如古代很多昏庸的皇帝被废除,死后因要进入祖庙,于是称他为废帝,明明显带有贬义
C.践阼,本义是指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因此,文中的“践阼”指皇帝即位、登基。
D.“总管”是古代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永爱护乡邻。魏正光末年,六镇发生了动乱,威胁到了乡亲们的安全,他于是携带老幼,前往山中避难
B.段水屡立战功。他讨伐平定了青州人崔社客的反叛,灭掉以元伯生为首领的盗贼,还收复了弘农,攻破了沙苑
C.段永忠心爱国。皇帝西迁后,他联络宗族中人,暗中谋划归附,与赵业等新杀西中郎将慕容显和,并将其首级送往京师。
D.段永交游广泛。当时的贤士前来拜访他,车子塞满了去他家的道路,当时的人们也都认为段永很荣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以寇抄为资,安则蚁聚,穷则鸟散,取之在速,不在众也。
(2)永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下列题目。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题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阁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小题2】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题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小题3】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罴,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先是南岐、东益氐羌反叛,乃拜罴冠军将军,镇凉州,讨平诸贼。还,授西河内使,辞不。时人谓曰:“西河大邦,奉禄优厚,何为致辞?”罴曰:“京洛材木,尽出西河,朝贵营地并第宅者,皆有求假,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人间,又违宪法,以此致辞耳。”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人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 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罴安于贫素,不营生业,身死之日,家贫甚罄,当时伏其清洁。卒于官,赠太尉、都尉、相冀等十州刺史,曰忠。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B.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C.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D.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成人后则有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和“名”相表里,所以又叫“表字”。
B.拜,指古代高级官员在任命仪式上对君王的拜谢礼,后来演化成授予官职或接受官职。
C.铁券,特指封建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用来允其世代享有免死罪的证件,也叫免死券。
D.谥,即谥号,指古代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罴刚直倔强,做事平易恰当,他因公受赏,被授予西河内使,但他并没有满眼盯着优厚的俸禄,而是看到了上任后的左右为难。
B.王罴勇武过人,公平对待下属,荆州城被围缺粮,他和将士共同煮粥守城,他这种性格受人推崇,但有时也被人嘲笑。
C.王罴胸怀坦荡,做事不修边幅。他曾当面训斥台使不珍惜食物,也曾亲手捡起别人削在地上的瓜皮面吃,两次使被招待的官员蒙羞。
D.王罴安于清贫,不屑置办家产。虽然多次被任命为太尉、都督和诸州刺史等职,最后死于任上,但清净的名声得到时人的认可。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人间,又违宪法,以此致辞耳。
(2)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别韦司士
高适
高馆张汀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乌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②无那: 无奈。③曲里:拐弯。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馆舍夜宴,其中上句写馆舍张灯,酒清香冽,由此可见待客之殷勤。
B.颈联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虛写手法,描写出了韦司士的行程。
C.尾联的“暂离别”,是希望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感;“有逢迎”说明韦司士是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
D.这是一首送别诗,既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为人和才名的赞颂。
【小题2】(小题2)诗歌颔联常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试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篠: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飘飞,使荷花出落得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小题2】“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一联历来为人称妙,请分析其妙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E. “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小题2】诗歌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 郊
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①局:拘束。②事:指政事。③陶:陶渊明。④庶:庶几,差不多。
【小题1】作者在东郊获得了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解释。
【小题2】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在诗中有哪些心情变化。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父莫豆干,以贵着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救之。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遨截,贵每奋击,辄破之。武骑常侍。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除郢州刺史。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进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朝廷授任宇文贵都督益州潼州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赠太傅,谥曰穆。
(选自《周书•列传十九》)
(注)①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②侯:箭靶。③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小题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B.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C.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D.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除,任命官职。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辟、察、荐、举、授、起、征、放等。
C.践阼,阼是古代庙寝堂前的台阶。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此指皇帝登临皇位。
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宇文贵少有大志。他跟老师学习时曾感叹应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封侯,不能如先生—样当博士。
B.宇文贵箭术神妙。宇文贵一箭射中了放在箭靶上的金酒杯,文帝称赞他的箭术和养由基相当。
C.宇文贵屡立战功。生擒葛荣后被朝廷赐封邑,讨伐吐谷浑有功,爵位升为许国公,封邑万户。
D.宇文贵善于治民。以前蜀人有很多强盗,他曾招募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当地的治安状况由此好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
(2)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