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试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小题1】前三联中,哪些词句暗示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推移?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抒情方式入手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一)文言文阅读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辟为别将,从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①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雠,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乃谓所亲曰:“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吾等若不为计,恐与之同至族灭。”会太祖军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夜,弼乃勒所部云:“侯莫陈公欲还秦州,汝等何不束装?”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情惊扰,不可复定,皆散走,争趣秦州。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遂拥众以归太祖。悦由此遂败。太祖谓弼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悦,得金宝奴婢,悉以好者赐之。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寻拜秦州刺史。
(节选自《周书·李弼传》,有删改)
[注释]①宇文夏州:即下文的太祖。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B.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C.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D.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丈夫,在古代指有所作为的人,如“大丈夫处世,当横行天下”等;这种用法沿用至现当代,如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等。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统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来“社稷”被用来代指国家。
C.秦州,地名。相传我国上古时期划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晋初分为十九州,秦州是其中之一。
D.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官职。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授”、“封”、“起”“致仕”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弼身出名门。李弼的六世祖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他的祖父和父亲均受到朝廷器重并担任要职。
B.李弼少有大志。李弼少时正值魏室衰亡之际,他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不畏艰险,以安定社稷求取功名。”
C.李弼屡建战功。从魏永安元年开始,李弼随军攻打赤水蜀,讨伐万俟丑奴等,随侯莫陈悦出征,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D.李弼足智多谋。太祖征伐侯莫陈悦期间,侯莫陈悦放弃秦州,李弼把守城门严禁其部下出城逃跑,侯莫陈悦最终失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
(2)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①原题作“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小题1】这首诗从战乱频繁、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苦难的现实生活。
【小题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一联历来为人们所传通,请作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绝句六首(其六)
杜甫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小题1】请简要赏析诗歌前两句的表达特色。
【小题2】试概括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 尽
杜 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 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 顿挫的格调。
B.“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C.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台城
罗隐
水国春常在,台城夜未寒。
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
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
(注)①台城:东晋至南朝时期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②罗隐:唐末诗人。③丽华:指陈后主宠妃张丽华。④江令:指陈后主时尚书令江总。⑤隋兵破城,陈后主携宠妃跳井避匿,后被捉出。
【小题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春常在”点明南朝陈国地处江南,常享自然春光,又言其宫中夜夜歌舞升平的太平春景。
B.颔联点丽华、江令,言美姬个个受宠、官员们捧杯传盘的情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
C.颈联描绘出君臣尽情欢宴、纷纷吟诗作对的情景,表现了君臣关系的和谐和宴会的高雅。
D.尾联写隋军压境之下陈后主携宠妃跳井藏匿的狼狈与凄惶,暗寓作者态度,情感含蓄蕴藉。
E. 全诗由春意起,由宴饮承,由宴罢转,由逃匿合,结构严密浑成,不着痕迹地表达主题。
【小题2】同为咏史诗,本诗与李白的《越中览古》在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虞玩之字茂瑶,会稽余姚人也。玩之少闲刀笔,泛涉书史。仕宋①为乌程令。路太后外亲朱仁弥犯罪,玩之依法蒙之。
元徽中,为尚书右丞。齐高帝参政,与玩之书曰:“张华为度支尚书,事不徒然。今漕藏有阙,吾贤居右丞,已觉金粟可积也。玩之上表陈府库帛器械役力所悬转多兴用渐广虑不支岁月朝议优报之高帝镇东府朝廷致敬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蒵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着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高帝咨嗟,因赐以新履。玩之不受,帝问其故,答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著簪弊席,复不可遗,所以不敢当。”帝善之,拜骠骑议参军。霸府初开,宾客辐凑,高帝留意简接。玩之与乐安任退俱以应对有席上之美,齐名见遇。玩之迁黄门郎。
先时,宋世人籍欺巧,及高帝即位,敕玩之与骁骑将军傅坚意检定之。建元二年,诏朝臣曰:“黄籍人之大纲,国之政端。自顷甿俗巧伪,乃至窃注爵位,盗易年月,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户存而文书已绝,或人在而反托死叛,停私而云隶役,身强而称六疾。此皆政之巨蠹,教之深疵。若约之以刑,则人伪已远,若绥之以德,则胜残未易。诸贤并深明政体,各献嘉谋。”玩之表言便宜,多见采纳。于是朝廷乃别置校籍官,置令史,限人一日得数巧,以防懈怠。
玩之以久宦衰疾,上表告退,许之。玩之于人物好臧否,宋末,王俭举员外郎孔魁使魏,玩之言论不相饶。至是,玩之东归,俭不出送,朝廷无祖饯者。
(节选自《南史·虞玩之传》)
注:①宋:南朝宋(420-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玩之上表陈/府库钱帛/器械役力/所悬转多兴/用渐广虑/不支岁月/朝议优报之高帝/镇东府/朝廷致敬/
B.玩之上表陈/府库钱帛/器械役力/所悬转多兴/用渐广虑不支岁月/朝议优报之/高帝镇东府/朝廷致敬/
C.玩之上表/陈府库钱帛/器械役力/所悬转多/兴用渐广/虑不支岁月/朝议优报之/高帝镇东府/朝廷致敬/
D.玩之上表/陈府库钱帛/器械役力所悬转/多兴用渐广/虑不支岁月/朝议优报之高帝/镇东府/朝廷致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就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
B.人籍指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文中具体为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犹户籍。
C.中国古代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
D.古代出行时祭祀祖宗称“祖”,用酒食送行称“饯”,即今人所谓饯行。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玩之熟悉法律,依法履职。他年少时就博览经书史书,对法律文书很娴熟;任乌程令时,路太后的外戚犯了罪,玩之依法加以处置。
B.虞玩之安于清贫,生活节俭。他为官多年,却穿着三十年前买的木屐,高帝赐他新木屐他也不要,为此颇受高帝赏识,被迁为黄门郎。
C.虞玩之做官尽职,上表言说合宜。刘宋人为逃赋役将户籍冒充士族籍,他与傅坚意一起受命审查户籍,还上表出谋献策,且多被采纳。
D.虞玩之好褒贬别人,遭人冷谈。他辞官归故里时,曾因在言论上得罪过王俭,王俭不来送行,朝廷官员也没有人来为他设宴饯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漕藏有阙,吾贤居右丞,已觉金粟可积也。
(2)若约之以刑,则人伪已远,若绥之以德,则胜残未易。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 残
翁 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标题看似直白,却颇有况味,既有概括景色特点的作用,又有直接点明主旨的作用。
B.首联起笔承接标题,开门见山,用语自然流利,使用问句形式,使抒发的情感更显深切。
C.“经年”与开头的“又”字照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分别,正是去年此时,记忆犹新。
D.“那堪”当作“哪堪”解,尾句描写萧瑟暮色,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可谓余味无穷。
E. 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首句入韵,颔联和颈联对仗工稳,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题2】有人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二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委婉,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意义——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D.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E. 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小题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①
李白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②。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余觞。
(注)①)宋中丞名宋若思,曾为李白主持公道,将李白从监狱释放。②庾公即东晋名士庾亮,曾任武昌太尉。《世说新语》记载,庾亮的属官殷浩等人登上南楼和着音乐吟咏,听到庾亮来了,各位属员想起身避开,庾亮慢悠悠地说:“诸位先生请稍留步,老夫在这方面兴致也不浅。”于是便坐在胡床上与众人吟咏欢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怀古”二字点明诗歌的题材为怀古类诗歌。
B.首联首句实写南楼清爽的夜色美景,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环境,有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C.首联次句使用夸张手法,写天下风流人士都聚集到武昌,从中可见一代诗仙独有的人格魅力。
D.颔联使用典故,借历史上庾亮的风流、潇洒表达自己对宋中丞由衷的赞美之情。
E. 尾联前句写诗人虽能欣赏美景、与友人畅饮,但兴犹未了,流露出失落和伤感的情绪。
【小题2】诗歌颈联“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寺点?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