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①
杜 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
注: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②肯信: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住诗题“院中晚晴”,写锦官城内秋雨初霁,幕府院中风清气爽,渲染了清新自然而又雅静的气氛。
B.颔联写院内晴后的景象,秋风吹,朱实落,青苔在疏落的秋雨过后更加青绿。看似纯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情。
C.颈联为远眺之景,楼台地势高耸而暮色渐起,响亮的钟鼓之声从远处传来。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D.“复有楼台衔暮景”中的“衔”字,精确地描摹出暮景初上、夜色并未全部笼罩山城时的情景,其妙处令人赞叹。
【小题2】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含义简要分析作者的心境。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郑明府贬岭南①
司空曙
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
共对一尊酒,相看万里人。
猜嫌成谪宦,正直不防身。
莫畏炎方②久,年年雨露新。
[注]①唐德宗建中初年,司空曙被贬到长林(在今四川境内),郑明府被贬到岭南。司空曙在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市南)与郑明府话别,并写下此诗。司空曙,广平(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人。②炎方:南方炎热地区。这里指岭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楚客”可特指屈原,这里也可指诗人自己。诗人客居异乡,因而以“楚客”称自己。“独”字表现出诗人孤寂的心境。
B.颔联描写了诗人与友人饮酒饯别的场景,从“共对”“相看”可以看出,二人友情深厚,在离别之际依依不舍。
C.颈联紧承颔联中的“万里人”来写,出句交代友人因他人猜疑、嫌怨而被贬,对句交代友人具有正直的品格。
D.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以“春”比喻前途,以“一尊酒”比喻友情,以“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
E.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绪不断发生变化。起初诗人满怀伤感情绪;紧接着情绪转为平静;最后情绪转为乐观。
【小题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北楼

李商隐

春物岂相千,人生只强欢。

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注)①此诗作于大中二年,作者在桂林郑亚幕府中,是年春天郑亚被贬消息传来。②花,指南方盛产的朝开暮萎的木槿。③上象,指天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提到春天的风景再美丽,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直接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感。
B.第二句写面对如此春光和人事,只能强颜欢笑,人生不如意,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感伤。
C.第四句写诗人将杯中酒喝干,此时本应是春寒料峭,却因身居南方且喝酒而无春寒之感。
D.颈联写登楼所见所感:异域春风给人湿润的感觉,登上北楼看见了中原宽阔高远的天空。
E.尾联点明登上北楼原因,写作者不惜生命,也要倚在高高的栏杆上,表现了诗人的急切。
【小题2】李商隐的这首诗和《夜雨寄北》在表现手法和具体情感上有何异同?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不容幰① ,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② ,山木女郎祠③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道路名。蜀道中最负盛名的部分。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②官桥:官路上的桥梁。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③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
B.“鸟道一千里”中“鸟道”写友人路途艰险, “一千里”运用夸张手法,言友人征途遥远。
C.“猿声十二时”写友人离去后,诗人耳边时时似有猿声哀鸣,表现出诗人内心悲伤。
D.颈联实写蜀道中的祭酒之客、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
E. 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本诗尾联广受后世称道,请从情感或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题“旅夜书怀”,意思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
B.第一联写近景:微风吹着江岸上的细草,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C.第二联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D.诗的前四句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置于细草、孤舟中,雄浑凄怆。
E. 第三联写诗人愿意因诗文而出名,肯定官职到老即应该退休。
【小题2】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尾联。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何胤,字子季。年八岁,居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师事沛国刘献,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献与汝南周颙深器异之。起家齐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出为建安太守,为政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入为尚书三公郎不拜迁司徒主簿注《易》又解《礼记》于卷背书之谓为《隐义》永明十年迁侍中领步兵校尉转为国子祭酒。郁林嗣位,胤为后族,甚见亲待。累迁左民尚书。胤虽贵显,常怀止足。建武初,已筑室郊外,号曰小山,恒与学徒游处其内。至是,遂卖园宅,欲入东山,未及发,闻谢朏罢吴兴郡不还,胤恐后之,乃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明帝大怒,使御史中丞袁昂奏收胤,寻有诏许之。胤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邪山云门寺。永元中,征太常、太子詹事,并不就。高祖霸府建,引胤为军谋祭酒,胤不至。高祖践阼,诏为特进、右光禄大夫,亦不就。有敕给白衣尚书禄、胤固辞。有敕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又不受。于是遣何子朗、孔寿等六人于东山受学。太守衡阳王元简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闾,谈论终日。胤以若邪处势迫隘,不容生徒,乃迁秦望山。胤家世年皆不永,唯祖尚之至七十二。胤年登祖寿,乃移还吴,作《别山诗》一首,言甚凄怆。至吴,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随之,东境守宰经途者,莫不毕至。中大通三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梁书·何胤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谢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为尚书三公郎/不拜/江司徒主簿/注《易》/又解《礼记》于卷背书之/谓为《隐义》/永明十年/迁侍中/领步兵校尉/
B.入为尚书三公郎/不拜/迁司徒主簿/注《易》/又解《礼记》/于卷背书之/谓为《隐义》/永明十年/迁侍中/领步兵校尉/
C.入为尚书三公郎/不拜迁司徒主簿/注《易》/又解《礼记》/于卷背书之/谓为《隐义》/永明十年/迁侍中/领步兵校尉/
D.入为尚书三公郎/不拜/迁司徒主簿/注《易》/又解《礼记》/于卷背书之/谓为《隐义》/永明十年/迁侍中领步兵校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诗》,指毛亨和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即现流行于世的《诗经》。
B.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伏祭在夏季伏日举行,腊祭在农历十月举行。
C.霸府,是指晋、南北朝和五代时势力强大,终成王业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
D.践阼,意为走上作阶主位,常表示即位、登基之意,文中就是指高祖登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胤谨守孝道,而且好学不倦。年少时为父母守丧,极为悲伤;他曾拜刘献为师,学习《易经》《礼记》及《毛诗》,又到钟山定林寺听讲佛经。
B.何胤治政仁德,对民恩义有加。他担任建安太守时,每年让囚犯短期回家两次与亲属相聚,到了规定期限,囚犯们都没有私自逃跑而准时回到牢房。
C.何胤淡泊名利,常怀归隐之心。他卖掉了自己的宅院,只在郊外建造的房子和朋友游玩;他担心谢朏先他步隐居东山,未等朝廷同意就离京归隐。
D.何胤才德兼备,受到时人敬重。萧元简对他以礼相待,经常到他家中与他整天谈论;他在虎丘西寺讲论经学,东部地方长官路过时都要到寺中听讲。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献与汝南周颙深器异之。
(2)有敕给白衣尚书禄,胤固辞。有敕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又不受。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唐)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注)①大历末年,李端由校书郎出为杭州司马,司空曙(字文明)等友人仍留在长安,这首诗大约作于李端到杭州赴任途中。
【小题1】请合理补充相关成分,说说颈联的意思。
【小题2】本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王昭君
[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王昭君
[清]刘献廷
六奇已出陈平计①,五饵曾闻贾谊言②。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注)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  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想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探问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
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E.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
【小题2】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意”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贾谊旧居
戴叔伦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吊沅湘(注)
雨余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注)吊沅湘:沅湘是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贾谊曾写《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深深的同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感叹楚乡卑湿偏远,人去宅荒,表达了诗人对贾谊被贬的深切同情,对斯人已逝的追怀。
B.“长书”之“长”,显示出贾谊的赤诚和才能;而“谩”则突出了诗人对其才志不得伸的遗憾之情。
C.诗人来到贾谊旧居,不由得也想起和贾谊一样赤诚忠心的屈原,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悼念之情。
D.五、六句写景,在前文“宅已荒”的基础上进一步描写贾谊旧居的荒凉,感情蕴含其中。
E. 全诗融写景、议论与抒情于一体,主要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表达了对贾谊的悼念之情。
【小题2】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 雪注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①,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注:诗写于叛军占领长安时期。①绿:这里指酒。
【小题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面对雪景的愁绪。不同的是,杜甫愁的是战乱中的苦难,罗隐愁的是 中的不幸。
【小题2】古人说杜诗颈联语言“变换得妙”。请以“无绿”“似红”为例分析语言表达的巧妙之处。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