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汉宫 
胡曾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昭君怨
白居易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1)应四星(2)。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3)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注】(1)椒房,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这里泛指后妃居住的宫殿。(2)四星:古人以二分半为一星,四星则言“十分”,多用以形容程度深。(3)从:从来。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胡诗中,虽然远赴匈奴是王昭君的主动选择,但是想到此次离开家乡可能会一去不回,昭君心中还是有太多不舍,因此才在西风中哭泣。
B.胡诗的语言有很强的形象性。“玉箸”一词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昭君的哀伤,“红粉”一词用了借代的手法强化了昭君纤柔的女性特征。
C.白诗的首联正面赞美了王昭君的风姿和容貌,认为她的美丽达到了十分的程度,在整个后宫中应该无人能及,为下文论述她没有受宠做铺垫。
D.白诗颔联用“只得”“何曾”两个词写出了昭君只是被选进了宫,却未能受宠,表达了对昭君没有成为汉朝皇帝宠妃的惋惜之情。
E. 白诗颈联中“迷图画”一句道出了昭君未能受宠、最终流落匈奴的根本原因;画师失职,没有将王昭君的惊人美丽展示出来。
【小题2】两首诗的作者批评的内容有何不同?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释: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小题1】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E. 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小题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面小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
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
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
E.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
【小题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欺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勾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晚景。
【小题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些列小题。
春寄西山陈陶
贯休
搔首复搔首,孤怀草萋萋。春光已满目,君在西山西。
堑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所思不可见,黄鸟花中啼。
春日许征君见访
贯休
龙钟多病后,日望遇升平。远念穿嵩雪,前林啭早莺。
厨香烹瓠叶,道友扣门声。还似青溪上,微吟踏叶行。
【小题1】第一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春光图”?请简要分析。
【小题2】贯休诗中常用动物意象,请比较分析两首诗中“黄鸟”和“早莺”意象的不同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屈突陕
刘长卿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注:①屈突陕:人名。②刘长卿:唐代诗人,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流放在外。③乡:通“向”,窗户。
【小题1】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小题2】简要概括诗人“酬屈突陕”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小题1】下列对第一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好汉,山城高耸。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E. 本诗城砖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小题2】《泊岳阳楼下》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边上闻笳三首
杜牧
其二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其三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首诗的结构,前两句写景,景中蕴含悲愁情怀,后两句点明主旨,抒发乡愁之感,该主旨与第二首相同。
B.第二首诗的结构,第一句叙述胡儿吹笛,第二、三句写景,寒雁听笛声惊飞,连绵不断的春风每天都吹不散,最后一句点明主旨。
C.第一首诗色彩对比鲜明,先列出了草儿绽出了新绿,再说杨树不见春的绿色,与后面呈现茫茫白沙、悠悠白云进行色彩对比。
D.第二首诗虚实结合,实写胡儿吹笛声的哀苦程度,以及诗人听后的感受如何,虚写则通过寒雁惊飞,写对笛声产生的反应。
E. 杜牧诗风流畅自然,这两首诗也流畅自如,郎朗上口,言近而旨远。
【小题2】两首诗选取意象的目的有何不同?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及含义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古之学者必有师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主谓之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很多人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一定
【小题3】翻译句子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苜。
漠漠水田飞白鹭,昉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王维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辋川隐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就作宁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B.古代诗歌中喜欢使用“空”字。本诗中的“空”字和“夜静春山空”“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 “空”字营造的意境相同,都表现了春日景色的美好。
C.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D.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
E. 村野老人和诗人因为位次而起争执,内心不快的诗人想向自然寻找慰藉,但海鸥却不愿亲近诗人。这成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一大遗憾。
【小题2】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试着从绘画美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