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欺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勾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晚景。
【小题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9-02 12:02: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日:“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日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儿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幕扰,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雠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易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1】本文作者柳宗元,世称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加点词话。
(1)名我当(_______)   (2)其欲舒(________)   (3)不抑耗其实而已(________)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非有能而蕃之也B.驼种树
C.非有能硕茂之也D.又何以蕃吾生而吾性耶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2)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小题5】文章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的一句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字梦得)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两句,有回顾有直面,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本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没料到再度被远谪。表现了命运之坎坷多变,人生之起伏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在”一句,写诗人踏上汉时故道,追忆伏波将军当年的叱咤威风,似在目入耳,可睹可闻,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希望。
C.“翁仲遗墟草树平”一句,写如今伏波将军庙前空余荒草石像、残垣断壁,再联系自己如今境遇,思及唐王朝的倾颓,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直以慵疏招物议”一句,妙在正话反说,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怀才不遇。
E.“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当下风云再变,厄运又至,再度遭贬。故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小题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