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 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 已知两点坐标,用勾股定理求两点距离
- 勾股树(数)问题
- 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图形面积
- 勾股定理与网格问题
-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
- 利用勾股定理求两条线段的平方和(差)
- 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线段平方关系
-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 以弦图为背景的计算题
- 用勾股定理构造图形解决问题
- 勾股定理与无理数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4)、(b,0)、(c,6),且a<b<c,则等边△ABC的边长为__________.
如图,在Rt△ABC中,∠C=90°,点P为AC边上的一点,延长BP至点D,使得AD=AP,当AD⊥AB时,过点D作DE⊥AC于E.

(1)求证:∠CBP=∠ABP;
(2)若AB-BC=4,AC=8.求AB的长度和DE的长度.

(1)求证:∠CBP=∠ABP;
(2)若AB-BC=4,AC=8.求AB的长度和DE的长度.
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4倍的三角形叫做常态三角形例如:某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5,6和8,因为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常态三角形.

(1)若△ABC三边长分别是2,
和4,则此三角形 常态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2)如图,Rt△ABC中,∠ACB=90°,BC=6,点D为AB的中点,连接CD,CD=
AB,若△ACD是常态三角形,求△ABC的面积;,
(3)若Rt△ABC是常态△,斜边是
,则此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和= .


(1)若△ABC三边长分别是2,

(2)如图,Rt△ABC中,∠ACB=90°,BC=6,点D为AB的中点,连接CD,CD=

(3)若Rt△ABC是常态△,斜边是

如图,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求:
(1)边AC,AB,BC的长;
(2)点C到AB边的距离;
(3)求△ABC的面积.
(1)边AC,AB,BC的长;
(2)点C到AB边的距离;
(3)求△ABC的面积.

如图,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外框的一条直角边长为6cm,三角板的外框线和与其平行的内框线之间的距离均为
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2(结果保留根号).


如图,在吴中区上方山动物园里有两只猴子在一棵树CD上的点B 处,且BC=5m,它们都要到池塘A处吃东西,其中一只猴子甲沿树爬至C再沿CA 走到离树24m处的池塘A处,另一只猴子乙先爬到树顶D处后再沿缆绳DA线段滑到A处.已知猴子甲所经过的路程比猴子乙所经过的路程多2m,设BD为xm.

(1)请用含有x的整式表示线段AD的长为 m;
(2)求这棵树高有多少米?

(1)请用含有x的整式表示线段AD的长为 m;
(2)求这棵树高有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