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所示,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OB=110°,∠BOC=α, 以O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
A.![]() (1)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探究:当a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
问题情境:如图1,△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E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A,C不重合),以CE为边在△ABC外作等腰直角△ECD,∠ECD=90°,连接BE,A

(1)独立思考:请直接写出线段BE,A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合作交流:城南中学八年级某学习小组受上述问题的启发,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ECD绕着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如图(2)的位置,BE交AC于点H,交AD于点O.(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图(1)中AD和BE存在着怎样的位置关系?在等腰直角△ECD绕着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AD和BE的这种位置关系是否会变化?请结合图(2)说明理由.
A.猜想线段BE,AD之间的关系. |

(1)独立思考:请直接写出线段BE,A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合作交流:城南中学八年级某学习小组受上述问题的启发,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ECD绕着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如图(2)的位置,BE交AC于点H,交AD于点O.(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图(1)中AD和BE存在着怎样的位置关系?在等腰直角△ECD绕着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AD和BE的这种位置关系是否会变化?请结合图(2)说明理由.
如图,△ABC 和△C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 为 AB 边上一点.如下结论:

①△ACE≌△BCD; ②△ADE 是直角三角形; ③AD2+BD2=2CD2; ④AE=A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ACE≌△BCD; ②△ADE 是直角三角形; ③AD2+BD2=2CD2; ④AE=A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如图,AB=DC,∠B=∠C.要想证明△ABO ≌ △DCO,应选择的判定方法为( )


A.AAS或ASA | B.AAA C.SAS | C.SSS |
如图,Rt△ABC 中,AB=AC,∠BAC=90°,AD 是 BC 边上的高,E 是 AD 上的一点。连接 EC,过点 E 作 EF⊥EC 交射线 BA 于点 F,EF、AC 交于点 G。若 DE=3,△EGC 与△AFG 面积的差是 2,则 BD=_____.

如图,AC⊥AB于点A,CD⊥BD于点D,AB=CD,AC与BD相交于点O.

(1)求证:△ABC≌△DCB;
(2)△OBC是何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求证:△ABC≌△DCB;
(2)△OBC是何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如图,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量得DE=100m.求AB的长.

如图,∠ACB=90°,AC=BC,AD⊥CE于D,BE⊥CE于E.若AD=2.5cm,DE=1.7cm,则BE=_____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