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功和电功率
- + 简单机械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是学校里面常用的一种移动指示牌,某天下午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指示牌被一阵与指示牌面垂直的风刮倒了。爱动脑子的小科同学非常想知道要把指示牌一端吹离地面的力有多大?于是他画了指示牌的模型,其中AB为牌面,CD和BE为支架,并且测得牌面长AB为60cm,宽为55cm,支架长度BE=2CE=2ED=50cm,指示牌的质量为2kg,据此回答(所有支架的受风面积忽略不计):

(1)小科计算指示牌一端吹离地面的力有多大时,所画指示牌的模型可以看作______________的模型(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
(2)假设此时指示牌重力的作用线通过E点,根据图示风向可计算出刚好把D端吹离地面这一瞬间的风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

(1)小科计算指示牌一端吹离地面的力有多大时,所画指示牌的模型可以看作______________的模型(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
(2)假设此时指示牌重力的作用线通过E点,根据图示风向可计算出刚好把D端吹离地面这一瞬间的风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
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
B.乙种方法更省力 |
C.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 |
D.两种情况下,货物机械能都增加 |
如图所示,滑轮_____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2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在重力为GB的B物体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240N的拉力F(注:图中未画出),当物体B匀速上升时(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其中f表示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A.GB =30N | B.GB =50N | C.f =90N | D.f =120N |
小李在测定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1)完成表中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图是图中的_________。(填“甲”或“乙”)

(3)比较实验1、2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物重,可以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填“增大”或“减小”)
(4)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η=G物/(G物+G动),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序号 | 物重 (N) | 提升高度 (m) | 绳端拉力 (N) | 绳端移动 距离(m) | 机械 效率 |
1 | 6 | 1 | 2.5 | 4 | 60% |
2 | 16 | 1 | 5 | 4 | |
(1)完成表中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图是图中的_________。(填“甲”或“乙”)

(3)比较实验1、2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物重,可以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填“增大”或“减小”)
(4)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η=G物/(G物+G动),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如图是元芳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__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____小。

(2)如下图甲所示,仁杰正试图用扳手拧松工件上一个紧固的螺栓,尽管他使出了浑身力气,却没能成功。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根绳子,将绳的一头栓在扳手柄的上端,自己使劲拉绳的另一头(如图乙所示).可他还是没能扳动螺栓,元芳你怎么看?(分析其中的原因,假定施力的大小不变)___

(2)如下图甲所示,仁杰正试图用扳手拧松工件上一个紧固的螺栓,尽管他使出了浑身力气,却没能成功。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根绳子,将绳的一头栓在扳手柄的上端,自己使劲拉绳的另一头(如图乙所示).可他还是没能扳动螺栓,元芳你怎么看?(分析其中的原因,假定施力的大小不变)___

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
B.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
C.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
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
做科学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妍按照右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 0.7
2 1.5 1.0
3 2.0 1.3

分析数据所得结论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在操作时,还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实现“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实验次数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 0.7
2 1.5 1.0
3 2.0 1.3

分析数据所得结论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在操作时,还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实现“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小桐把杠杆调在如图甲位置静止,你认为这时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在如图乙的实验中,当弹簧秤由竖直方向拉改为斜向下拉时(总使杠杆处于如图所示位置的平衡),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大,这是因为 。

如上图,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左端悬挂一重物,在A端通过绳子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处于水平位置,若重物保持静止,拉力F沿图中虚线顺时针或逆时针缓慢移动,则()


A.逆时针移动,拉力一直变小 | B.顺时针移动,拉力一直变大 |
C.逆时针移动,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 D.顺时针移动,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