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磁性、磁体、磁极
-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 电磁感应
- 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 交流电
-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 电与磁发展的历程
-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 磁化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 磁场
- 磁感线及其特点
- 地磁场
-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 安培定则
- + 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 半导体和超导体及其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汽车自动控制刹车系统(ABS)的原理如图所示.铁质齿轮P与车轮同步转动,右端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磁体(极性如图),M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当车轮带动齿轮P转动时,靠近线圈的铁齿被磁化,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铁齿离开线圈时又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从而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经电子装置放大后即实现自动控制刹车.齿轮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到下一个铁齿正对线圈的过程中,通过M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


A.总是从左向右的 |
B.总是从右向左的 |
C.先从右向左,然后从左向右 |
D.先从左向右,然后从右向左 |
如图所示是演示巨磁电阻(GMR)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开关S1、S2闭合时,向左稍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指示灯明显变亮。

(1)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周围的磁场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指示灯明显变亮,表明电路中GMR的阻值显著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周围的磁场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指示灯明显变亮,表明电路中GMR的阻值显著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N极,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_______。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再闭合开关,发现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变化,由此可知电流的磁场方向与_______有关。插入铁芯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_______。

如图所示是小何同学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A是电磁铁,B是弹簣,C是铁块。图示中的弹簣长度为15cm。a、b两接线柱之间的线圈匝数是1500匝,a、c两接线柱之间的线圈匝数是2500匝。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1)此实验通过比较弹簧B被拉长的长度来判断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从而就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________的强弱,这种科学方法通常叫做________法。
(2)通过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当________相同时,通过螺线管中的________越大,弹簧B被拉长的越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________。
(3)通过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次数 | 通过螺线管电流/A | 螺线管的匝数(选用接线柱) | 弹簧长度/cm |
1 | 1 | a、b | 16 |
2 | 1.5 | a、b | 17 |
3 | 2 | a、b | 17.8 |
4 | 3 | a、c | 18.5 |

(1)此实验通过比较弹簧B被拉长的长度来判断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从而就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________的强弱,这种科学方法通常叫做________法。
(2)通过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当________相同时,通过螺线管中的________越大,弹簧B被拉长的越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________。
(3)通过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铁块,螺线管中插有铁芯。现开关 S 拨在触点②位置且电流表示数为I。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下列操作方法能够实现的是()


A.开关 S 位置不动,将铁芯从螺线管中取出 |
B.开关 S 位置不动,将滑片 P 向a 端滑动 |
C.将开关 S 拨到①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 |
D.将开关 S 拨到③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磁铁,螺线管中插有铁芯,开关S拨到触点“2”位置。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下列操作方法能够实现的是


A.滑片P向b端滑动 |
B.将开关S拨到“1”位置 |
C.将铁芯从螺线管中取出 |
D.将螺线管往上移动 |
如图所示,GMR为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闭合开关S1和S2 , 电磁铁的右端是 ________ 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滑到b端时,螺线管的磁性将 ________ ,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对下列现象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甲: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
B.乙:闭合开关后小磁针静止后会指向如图所示的位置 |
C.丙:利用这个装置可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
D.丁:电流相同,电磁铁的磁性随线圈匝数增加而增强 |
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个螺线管、几根完全相同的铁棒及其他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时,先把螺线管固定在连有弹簧的铁块下方,并将其接入电路,闭合电键,移动滑片,使通过螺线管的电流为某一数值,弹簧略有伸长,出现如图7(a)的现象。接着他们再分别在螺线管中插入数量不同的铁棒,重复上述实验,每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均相同,现象分别如图7(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等同学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他们先在铁钉上套上薄塑料吸管,然后在薄塑料吸管上缠绕细铁丝做成螺线管,将这个装置固定在支架上,如图所示.

(1)在下列物理现象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的是_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_______的关系.
(3)实验中当小明将开关闭合后发现铁钉不能吸引大头针.他们将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向b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在下列物理现象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的是______(填序号).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 B.电磁感应 | C.电生磁 | D.磁生电 |
(3)实验中当小明将开关闭合后发现铁钉不能吸引大头针.他们将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向b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