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 pH值的变化
- pH值的测量及方法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Na2CO3b.HCl c.FeCl3d.Ba(NO3)2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Na2CO3b.HCl c.FeCl3d.Ba(NO3)2
同学以“宁波江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地测定江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A.紫色石蕊试液 | B.无色酚酞试液 | C.pH试纸 | D.蓝色石蕊试液 |
下表所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取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防入试管中,再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 没有汽泡冒出 |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有变质 |
B |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
C |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 红色褪去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
D |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 试管内液面上升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
A.A | B.B | C.C | D.D |
“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一种营养液的配方。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 )
配方 |
KCl 0.2 g |
KH2PO40.5 g |
MgSO40.5 g |
CaSO41.0 g |
备注①用2 L水配制②不用硬水配制 |
A.KCl | B.KH2PO4 | C.MgSO4 | D.CaSO4 |
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如:Cl2+H20=HCl+HClO,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你能用来鉴别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 B.稀硫酸 | C.硝酸银溶液 | D.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是( )
A.石灰石和盐酸 | B.Ba(OH)2+H2SO4 |
C.Fe2O3+HCl | D.NaOH+HCl |
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胶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了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白色粉末放于水中 |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
(2)将无色酚酞滴入步骤(1)形成的无色溶液中 | 溶液颜色变红 | 该溶液呈 性 |
(3)在步骤(2)所形成的溶液中加入 ,并在试管口放一根燃烧的火柴 |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 溶液中含有 离子; 白色粉末中含 (填化学式)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
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
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1-)。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氯离子的是()


A.①③ | B.② | C.④ | D.①②④ |
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硫酸 | B.烧碱与稀硫酸 |
C.氧化铁与稀硫酸 |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